今日霜降,这六“点”养生功课你做对了吗?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它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这时太阳位于黄经21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时节秋意最浓,寒意渐重,此时养生保健除了继续坚持每日泡脚及保暖外,我们还要做到以下六“点”。

1、早点睡

霜降时节,夜长昼短,首先应先保证充足的睡眠。“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睡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以应秋气之清爽,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减少熬夜,才能更好的适应深秋时节。此时大家要继续坚持睡“子午觉”,每日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为宜。

2、出点汗

秋季运动养生的时令特点是既宜动又宜静,即适当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度,因为出汗过多,汗多泄气,违背了秋冬时节阳气伏藏之道,此时选择散步,登高等较为缓和的运动更为合适。秋练时要尽量躲避早雾,减少诱发呼吸道疾病的机会,外出锻炼最好选择气候适宜、空气质量较佳、阳光充足的时间段。

3、进点补

一说到进补,大家往往想到"鲍参翅肚”结果往往造成体内湿热之气不化,进补要讲究科学,顺应时节。中医学认为“四季五补”,即春要升补、夏宜清补、长夏淡补、秋需平补、冬合文补。《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霜降为季秋之时,肺金当令,燥气太过,易郁肝木而伤脾土。故应选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的食物,润肺滋阴,益胃生津。可以适当食用梨、萝卜、蜂蜜、甘蔗、芝麻、藕、栗子、胡桃、枇杷、荸荠、白果、乳品等食物;中药则可以选择西洋参、百合、玉竹、沙参、麦冬、天冬、黄精、桑葚、白扁豆等。

霜降时节也是胃病的高发时节,温胃散寒是最有效的少方法,我们有“冬补不如补霜降”的说法,尤其应健脾养胃,以养后天,宜多吃养胃暖胃的食物,如猴头菇、山药、南瓜、红糖等。

此时节也可以多吃一些温补不燥的食物,如黑豆、芝麻、核桃、黄芪、三七等。

4、灸点穴

霜降节气进行节气灸可以起到敛阳护肾,祛寒调脾胃的作用。

推荐穴位:命门、腰阳关、膻中、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

温馨提示:进行艾灸应到专科就诊鉴别不同体质,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根据不同体质选取不同穴位及艾灸频次。

5、做点功

霜降气候早凉夜寒,正是鼻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高发的时期,故名“多事之秋”。中医养生除讲究避邪防病以外,亦主张适当练功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以下推荐几种简单易行的养生功法:

(1)搓脸摩耳:先将两手搓热,然后用双手掌在面部上下揉搓,由轻到重,直到脸上发热为止;然后摩耳,用双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20次,按摩耳垂30次。长期坚持可起到强壮元气、益肺补肾的功效,从而达到疏通脸部气血,醒脑提神,预防感冒等作用。

(2)叩齿咽津:盘膝而坐,全身放松,口唇微闭,凝神闭目,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刚开始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宜。叩齿后,调息吐纳,用舌在口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36次,当感觉有唾液产生并渐渐增多后,以舌尖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然后分三次徐徐咽下。此功法可以起到健脾益胃,纳气补肾的效果。

(3)还可练练《遵生八笺》提倡的“九月中坐功”:方法为:清晨平坐,伸展双手攀住双足,随着脚部的动作用力,将双腿伸出去再收回来,如此反复5~7次,然后叩动上下颌牙齿36次,缓慢吸气并吐出,调节气息,将津液咽下,想象津液下行至丹田,反复9次。此法具有和调五脏、行气利水之效。

6、忌点食

(1)忌油腻

霜降时节胃肠脆弱,油腻、辛辣等饮食都容易增加其负担。

适当吃一些养胃的食物,如板栗、花生等。栗子熟吃有益于缓解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以及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等症状。另外,《药性考》记载,食用花生可“养胃醒脾,滑肠润燥。”

(2)忌暴食

寒冷天气容易扰乱脾胃正常运作,影响人体消化与吸收。故此时少食多餐,有助预防和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

脾胃不好的人群尤其注意,每天要按时吃饭、用餐时细嚼慢咽;多选择蒸、煮、焖等易嚼易消化的烹调方法,少吃油炸、爆炒的食物。

7、霜降食疗方

(1)大麦陈皮山楂茶

材料:大麦15g,山楂10g,陈皮5g。

做法:全部材料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3分钟~5分钟,关火静捂,20分钟后饮用。

功效:理气化痰、消食化积。适合因积食而导致的气滞、肚子胀等问题。

(2)百合玉竹老鸽汤

材料:老鸽1只,玉竹30克,百合15克,枸杞15克,桂圆肉10克,生姜2片。

做法:玉竹、百合、枸杞洗净备用,老鸽宰杀后去毛去内脏、洗净、切成大块,与其它材料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2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养血安神。适合肺肾阴虚,兼有心神不宁、夜寐欠安之人。

(3)桑叶枇杷叶茶

做法:将适量桑叶、枇杷叶装入茶袋,用500ml开水冲调,闷约十分钟后,再添加适量纯蜂蜜调料即可饮用。

功效: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秋季出现干咳、轻度便秘症状的人群。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