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敏通讯员一笑吴洁
“感谢党和政府帮我找对路子,靠产业和自己的双手摘掉穷帽,很有成就感。”26日,通山县杨芳林乡寺口村村民黄振严,边在自家果园忙活,边笑着说。
黄振严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多年来,一家人仅靠他耕作家中的一亩三分田维持基本生活。
2013年,黄振严向亲朋借款6万元,利用当地环境优势发展水果种植和家禽养殖合作社:引进嫁接桃树200余株,买来土鸡、土豚1000余只。
然而,由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销售渠道狭窄等原因,两年来,黄振严的“事业”发展困难,入不敷出。
2015年,乡委、乡政府了解情况后,积极联系种养殖专家对他进行技术指导,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同时为其争取到湖北农村商业银行的小额低息贷款10万元。
黄振严利用这笔资金,进一步扩大种养殖规模,并在提升产品品质、扩宽销售渠道、增加产品知名度等方面下功夫。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振严合作社的名气越来越大。去年11月,黄振严成立了龙岩寺农家乐。
农家乐就地取材,以本园散养家禽为品牌,为前来果园采摘的游客提供新鲜的特色农家美食,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
同时,为了打开乡域外销路,增强产品知名度,今年在乡政府和文化站的牵头努力下,黄振严相继举办了杨芳林乡首届生态桃园桃花节、采摘节,吸引了近3000名游客前往。
今年来,为扩大“减贫摘帽”成果,杨芳林乡因户施策,以产业扶贫为着力点,引导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
据悉,该乡结合“3+X”产业扶贫模式,因地因户制宜,发展旅游观光,农家乐体验、光伏等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