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一灯如豆,四壁青辉。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她甘愿守住这一方心灵的净土,安于三尺讲台,用青春挥洒激情,用知识播种希望,用爱心演绎师德,用师魂铸造辉煌。她就是通山县大路乡塘下小学石丽,2001年9月份参加工作至今,现任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真爱无悔
她是一名极其普通的乡村教师。从教23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村教学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做着一个教师该做的事。尽管在三尺讲台上她做到的只是平凡、普通的事,但无论风急雨骤,她矢志不渝,无怨无悔。每次期末统考,她所带的班级总是名列前茅。
自任教以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她的学生一直都亲昵地称呼她为“老师妈妈”。她像妈妈一样关心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班上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她知道情况后找他们交流,在以后的课堂中不断鼓励他、表扬他,引导同学们欣赏他的优点。慢慢地,这名同学在课堂上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要背的课文总是抢先背完,听写总是全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是抢着回答。石老师用爱点亮了这个顽皮孩子心中上进的那盏灯。
在她眼中,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盏灯,他们需要用爱心去点燃,才会绽放夺目的光芒。所以,在班上,她充当着多重角色,是老师,是大朋友,是妈妈,又是知心姐姐……班上这个孩子有困难,那个孩子情绪不好,这个受委屈,那个又有心事,他们总会第一个想到石老师。
至爱无声
植根于爱的土壤,教育艺术之树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她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一直深受学生喜爱,家长的信任。平时她总是用最真诚的爱和实际行动去关心和教育学生。
在课堂上,她是学生的老师。她用鼓励式教学来激励学生学习。同学中不论是谁只要稍稍有进步,她就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其加以鼓励,用他现在的成绩与他原先的成绩作比较,使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班上有个学生语文成绩老是跟不上,她多次找他谈心,关心他的生活和成长,帮助他制定每一天和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找一些趣味性的试题让他练习,使得他在日后的学习中明确了目标,成绩自然也一步一个台阶。她观其言,察其行,总能够换位思考,多给他们一点时间,潜移默化、循循善诱,只有一有时间总是耐心找他交心谈心。
她得知班上有个同学属于单亲家庭,心理上很压抑、自卑,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失去了进取心。她对他并没有进行简单、粗暴的埋怨与批评,而是通过进一步了解,找出其优点,主动关心他,首先帮助他消除心理上的障碍,让他看到希望的曙光,用事实告诉他没有被遗忘,调动他身边的每一名同学从各方面来照顾他关心他,一段时间过去了,孩子终于慢慢恢复了学习的信心。
作为班主任的她对全班学生一视同仁,每次都做好了家访或电访,与家长互相交流学生在家和在校的表现,引导家长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让家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通过她不懈努力,班级管理工作秩序井然,成绩突出,年末时每次都是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平时她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向人们展示了她对献身乡村教育事业的执着。这样一位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的老师,怎能不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呢?
这就是她,以热心来工作;这就是她,以爱心来关心学生;这就是她,以真心来让家长放心;那就是她,能将学校的工作和学生的问题始终放在首位,对各项工作总是充满热情,一丝不苟。也许她是最平凡的,但是,朴实的乡村教师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精神应该得到全社会的赞颂和弘扬。
“星星,虽然没有太阳耀眼,可她却在黑暗里给人指示方向;星星,虽然没有月亮皎洁,可她也能照亮身边的一方晴空。就让她做一颗星星吧,她愿把她微弱的光芒洒向农村小学教育!”这段话是她平时撰写的工作日记。在三尺讲台下她却始终燃烧着工作的激情,挥洒下青春的汗水,收获着成功的喜悦!将用坚实的行动告诉大家:要让自己的青春在三尺讲台上熠熠闪光!
(编辑:阮百川 二审:唐成 终审:唐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