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要跳出“指尖”走向“心尖”

近日,中央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第一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要求“力戒形式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数字化的背景下,形式主义也转移到线上了。基层减负更需“指尖松绑”,让指尖跳出“指尖”走向“心尖”,使基层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到办实事、谋实绩、务实效中。

全力减负减压“卸包袱”,让“脚步向下”代替“指尖点击”。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开不完的会、看不完的通知、写不完的总结、填不完的表格,“白加黑”“5+2”成了形式主义困扰基层的主要表现形式,基层干部精力有限,长期“连轴转”将会极大挫伤基层干部工作热情。要全力为基层减轻“工作包袱”,要把减负的焦点对准困扰基层干部的“花拳绣腿”,不把开会当落实、不把总结当成绩、不把表格当进度、不把点赞当实效,以工作实效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打出精简会议、数据一套表等组合拳,切实将形式主义“包袱”从基层肩头上卸下来,让基层干部腾出手、迈开腿,推动基层干部“脚步向下”,将工作精力从手机屏幕、电脑屏幕转移到工作一线,把工作做到实处。

严肃监督问责“树红线”,让“线下办到”代替“线上收到”。基层减负不等于减责,绝不可有侥幸心理,以“负担重”为借口推诿应付,以回复“收到”代替真正“做到”。要把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作为重要抓手,重“迹”更重“绩”,杜绝过度追求“留痕”,仅仅将转发量、注册量、使用量等作为考核指标。一方面要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监督考核方式,建立平时考核机制,优化考核指标,通过实地调研、民意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摸清工作真实情况、政策落实成效,从而综合分析研判工作实绩。另一方面,要健全问责机制,对于“只收到不做到”的人和事立行立改,对存在“指尖上”形式主义问题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加强批评教育引导好党员干部把精力真正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

高扬落实之旗“腾空间”,让“线下出发”代替“线上转发”。基层一线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前沿阵地,也是直面群众的第一道窗口,给基层节时间、腾空间是基层减负要达到的重要目的。然而,各类转发排名,以文件落实文件等形式主义做法层出不穷,挤占了基层干部大量深入一线实地调研的时间。用“实打实”的工作真招取代用“文件落实”“纸面落实”“口头落实”等形式主义虚招,用实干考量、凭实绩说话。

作者:大路乡谢焱


(编辑:谭茜  二审:唐成  终审:唐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