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包容 真抓实干 让基层真减负减真负

日前,中央召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会议强调,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形式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作效率和实际效果,背离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整治形式主义,用铁规矩为基层减负,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

基层减负需要“双向奔赴”。干事创业是在基层一线“手头”上开展工作,而不是追求表面的形式和数字,在“笔尖”上堆砌高楼大厦。要想真正实现减负,需要上下级联动,“双向奔赴”,一方面,上级部门应设身处地考虑基层实际,切身带入基层工作实际环境,工作任务的设置排布应减少形式上的“空头支票”,以求真务实为先,统筹各项工作,一张蓝图绘到底。另一方面,基层也应该加强与上级沟通联系,主动报告工作进展情况,积极沟通反馈请示,充分领会各项工作安排部署意图,在工作上与上级同频共振,将过去应付形式主义的虚功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动力,既按照上级要求把工作做好,也根据实际情况把工作做实,把“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的观念映射在日常工作。

基层减负需要“严管厚爱”。基层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之负,但是不减担当作为,各项工作仍然要定期联络、定期督办,以“雷霆手段”保持足够的压力推动基层工作进展。同样,对基层也要“厚爱”,上级部门安排工作应给予基层干部底气,敢于为基层托底,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对真心干事创业,在减负过程中因先试先行的探索性失误与违法违纪行为区分开来,让基层在减负中放的开手脚。基层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应放宽心,杜绝被形式主义困扰,摒弃疲惫感和挫败感,思想上树立创新理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敢于打破形式主义蔓延的工作环境,脱离形式主义樊笼,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增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真功夫下在干事创业,争做破冰第一人。

基层减负需要“多管齐下”。基层减负不是一句口号,需要用真措施来真减负,真正优化工作流程,精简程序,让形式主义无处“见缝插针”。要精简文件、精简会议,文件杜绝冗长空洞的内容,减少基层非必要会议数量,合并召开会议,集中安排基层工作,避免让基层干部陷入文山会海。要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对工作中的各项任务进行梳理,在已有的工作管理中寻找创新的点位,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推行“一套表”制度,避免多头重复向基层要数据、要材料。主动吸取基层减负工作先进地区的工作经验,开展电子政务试点工程,实现数据上网,多部门统计统一口径一套表,定时更新,随时调取,让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

作者:洪港镇谢明

(编辑:谭茜  二审:唐成  终审:唐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