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精神和严的要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基层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广大的基层干部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是一项高度迫切的重要政治任务,要做到三“去”三“存”。
要去虚存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做表面之功。要整治形式主义,首先要从思想上找出形式主义根源——政绩观错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根本中的根本,党员干部要端正政绩观,认清造福人民是最大的政绩,以“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精神干事创业,多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好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实事。整治形式主义首先上梁要正,领导干部要发挥好带头作用,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形成实事求是、狠抓落实的好作风,做到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声,带动全体干部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形成踏实肯干、善作善为的良好风气。
要去伪存真,做到真减负减真负,不做一时之功。形式主义是顽瘴痼疾,形成并非一日之寒,要根除形式主义也非一日之功,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把整治形式主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能搞运动式的“一阵风”“一窝蜂”,也不能做挠痒痒、留尾巴的“虚招”,必须端正思想,摈弃厌战情绪、松劲心态,深入基层调研、科学制定整治措施,对症施策,并找出其中的规律性、普遍性问题,简化工作流程、优化工作方法,利用好信息化手段,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明确基层工作的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推动建立长治长效的规章制度,让基层干部清楚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要怎么干,将“整改一件事”转化为“办好一类事”,切实避免“整改一阵风,过后一场空”,切实为基层干部“松松绑”。
要去繁存简,精简工作提质增效,不做繁复之功。“言简理尽,遂成王言。”形式主义是压在基层干部头顶的一座大山,基层干部常常感觉到有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精力,不少基层干部长期“5+2”“白加黑”,将干事创业的激情逐渐消磨在应付形式主义上,疲惫的精神和身体让基层干部难以全身心投入落实造福人民的实事当中,去繁存简势在必行。要在精简会议、整合考评指标、统一统计口径等多方面多管齐下,实现工作部署“一场会”、综合考评“一套资料”、数据统计“一张表”,让基层干部脱离理解各种假大空文章、参加各种反复无意义的会议、填报各种重复性表格的泥潭当中,把以前应付文山会海、填表留痕的精力,转换为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激发出实干担当的强劲动能。
作者:郑派
(编辑:张媛 二审:徐唐生 终审:唐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