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基层之负,增实干担当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以电视电话形式召开。会议强调,要以改革精神和严的要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基层减负是真情关爱基层干部的务实之举,是提高基层工作效能的内在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实”字当头,将基层减负作风改到底、权责明到底、落实抓到底,使基层干部“轻装前行”为民服务,让基层减负真正减出实绩、减出实效。

在思想上下实功,将作风改到底。“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首先要在思想上正本清源。要强化党性修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之风,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深刻认识“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强化群众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牢记为民服务宗旨、站稳人民立场、恪守为民情怀,立起“实”的标准、拿出“敢”的勇气,积极主动向下看、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用好作风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在过程上出实招,将权责明到底。基层负担之重,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病灶在职责不清、边界不明。能不能真正减轻基层负担,关键在于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统不统得好,权责厘不厘得清。要坚持问题导向,依托调查研究推动建立健全、清理规范基层权责清单,确定基层该承担的工作范围、职责事项,推动责权匹配、责能一致,确保基层职责不超标、不超载、不超纲,让基层清楚“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要坚持系统思维,理顺部门间权责体系和上下级权责界限,构建边界清晰、协同合作、服务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不搞层层加码,让形式主义少一些、真抓实干多一些,为基层减压赋能。

在机制上求实效,将落实抓到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只有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才能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干工作,及时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明确责任清单和免责清单,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干部敢于作为、积极作为。要优化完善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机制,推动考核标准从简单考“材料”、查“痕迹”向重点考“实绩”、看“潜绩”转变,紧扣实干实绩导向,以制度长效机制保障“护航”,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促进干部作风更加务实,实现真减负、减真负。

作者:厦铺镇人民政府 李澳

(编辑:阮百川  二审:唐成  终审:唐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