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王姚 见习记者 阮班浩)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习近平总书记时刻牵挂、始终亲自抓在手上的大事要事,是举全党全国之力推进的一项极其重要、不容有失的工作。县委县政府多次专题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各乡镇和行业部门坚持目标导向,在工作上抓重点,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动各项帮扶政策落地落实,向深向实。
8月26日,走进通羊镇泉港村七彩饰品扶贫生产车间,车间内20多名女工正在紧张的忙碌着。在她们面前成堆的小发夹,经过滴胶、涂色等工序后变成了色彩斑斓的饰品。在泉港这个小村里,正是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扶贫“小车间”,让村里留守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泉港村村民熊桂英:我来这之前在家里带小孩的,家里收入都全靠老公一个人,这里工作比较近,工资待遇还可以,它一般不加班,工作不是很累,方便带小孩。
2020年,在村两委的帮助下,七彩饰品成功征地5亩,建起了3栋新厂房,工厂规模扩大,村民就业人数也随之增加。除直接在工厂就业,村民还能在家做工赚钱。如今,车间已吸纳超过80余名村民就业,散工就业30余户,人均月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年发工资20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村内劳动力闲置问题。
七彩饰品扶贫车间厂长许善斗:现在就业人数已经达到120人,产值也达到600多万。这里的工人本村、本组人比较多,主要全是留守妇女,然后年纪偏大一点的就在家里面(生产)。我们在外面的时间比较久,也一直想回来,刚好碰到家乡里有很好的政策。村两委挨家挨户的做工作,现在很多村民看到也认为当时做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在扶贫车间的带动下,泉港村正逐步实现从“输血式”救助到“造血式”发展的转变,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通羊镇泉港村村支书许善行:他厂建起来以后就为我们村,还有周边的村,就业这一块有很大的效益,都是妇女同志在这里做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能够关注得到。然后村里也给他支持,免费给他把路全部都修好,村、村民都有很大的收益。
来到通山县远程公司茅田农业观光园,300余亩大棚、果树林映入眼帘。2018年,茅田村“两委”考虑到村民就业增收和村庄发展,积极与县内农业致富带头人陈志远联系,表达希望其能到茅田村发展特色农业的想法。
经过多次商议,陈志远以每年每亩地44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300亩,发展起特色水果种植产业。每年不仅给100余户农户支付土地流转金,还稳定带动50余位农户增收。
远程公司茅田农业观光园老板陈志远:现在产量每年都有翻番的,从去年开始我们产量大概在30多万斤,今年产量达到60多万,到明年我估计达到100万以上,我现在大概每年增收会超过50%。一年可以带动五、六十人吧。下一步我们也加大建设力度,带动更多的农户走在这个产业发展的路上。
据了解,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各部门和乡镇一把手下沉一线,做好业务指导,加大帮扶政策宣传解释力度,运用政策明白卡、政策宣传栏、入户走访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精准有力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努力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仅2024年,通山县投入500万元扶持10个村发展集体产业,同时投入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000余万元支持发展砂梨、枇杷、中药材、油菜及柑橘等产业,不仅有效激活了乡村经济的“一池春水”,更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铺设了一条幸福的康庄大道。
(一审:张媛 二审:徐唐生 三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