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22时55分!咸宁正式迎来…

今天(8月22日),22时55分

我们将迎来第14个节气——处暑

处通“出”,处暑也就是“出暑”

意即暑热终止

眼下三伏正在收尾

处暑一过很快出伏

暑热虽未终止,也有消减的趋势

最热的时候就要过去了


处暑过后,昼夜温差增大

早晚的凉飔开始带来丝丝秋意

但正午仍然较热


图片

来源:中国天气网


所以民谚说“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这时节会不时有“秋老虎”出没


湖北省气象台2024年08月21日

15时42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高温橙色预警



预计8月22日白天除神农架等高山地区外,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超过35℃,其中十堰西部、襄阳东部、宜昌、随州、荆门、荆州、武汉、黄石、鄂州、咸宁等地可达37℃以上请注意防范


图片


图片

处暑未“出暑” 高温仍持续

咸宁“秋老虎”威力不减



“处暑”节气到,“秋老虎” 是不是该归山了?21日,记者从咸宁市气象台获悉,未来一段时间咸宁仍持续高温晴热天气,秋老虎”的余威仍不可小视,市民还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连续几日来,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早晚的气温虽然有丝丝凉意,但中午日照强度较强,阳光照射下气温仍较高。8月22日,我市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有躲藏、终止之意,意味着暑热渐行渐远,昼夜温差加大,天气渐渐转凉。但事实并非如此,气象专家介绍,“处暑”节气到,8月下旬至9月,“秋老虎”依然会持续一段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天气。

据介绍,“秋老虎”是立秋过后天气依然暑热难耐的俗称,指的是立秋之后的短期回热天气。在气象学上,“秋老虎”则是指处暑节气之后连续5天最高气温在35℃以上,形成连日晴朗、日射强烈,重新出现的暑热天气。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22~24日我市高温天气维持,午后局部阵雨。22日:晴天到多云,局部阵雨,偏南风2~3级,气温26~37℃;23日:多云到晴天,局部阵雨,偏南风2~3级,气温26~37℃;24日:多云到晴天,偏南风1~2级,气温26~37℃。

气象专家提醒公众:处暑过后太阳的紫外线辐射指数较大,外出时还应注意防晒,不要被“秋老虎”伤了皮肤。眼下,我市离秋天还远,“秋老虎”威力不小,市民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出门,更不要在阳光下暴晒。(记者 吴青朋 通讯员 尹航)


祛暑的同时要注意防秋燥

养生保健以下方面要注意



❖处暑养生——早睡早起


处暑一到,我们需注意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做到早睡早起,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其中,“早睡”可调养人体阳气,“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大家最好在晚上10点前入睡,预防“秋乏”,有条件者,还要适当午睡。此节气内,大家不宜再过度贪凉。白天只要室温不高,就不宜开空调,睡觉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腹部受凉而伤及脾胃。日间应勤开窗通风,除了让空气流通外,还可以让秋天的肃杀之气将残留于室内的暑湿之气带走。


❖处暑着装——适度添衣


处暑节气,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形。但初秋之“凉”并不是“寒”,此时衣服不要添得过快,着装以凉而不寒为宜。对于平素体健之人,在“皮肉之冷”尚且可以忍耐的前提下适度“秋冻”,可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对于年老体弱及患一些慢性病的人群,不适合“秋冻”养生法,则需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并定期监测血压。


❖处暑饮食——重在滋润


秋季燥气当令,燥伤肺,会使肺部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干咳少痰、咽喉干痛及鼻腔干燥、皮肤粗糙、身体发痒、大便秘结等症状,这属于“肺燥”的范围,尤其是老年人感觉更甚。为免燥邪伤人,秋季饮食当“以润为贵”。平时可选取百合、银耳、川贝、蜂蜜等具有润肺养肺、清热生津功效的食材,熬制为粥或汤水食用,或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有润肺清燥功效的食物。此外,饮食上还要注意“增酸减辛”以助肝气,可以多吃些像苹果、葡萄、柠檬、山楂等酸味食品,煎炸、辛辣等食物要少吃或不吃,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更要小心食用。


科学饮水是缓解秋燥最简单的方法。处暑时节,我们应定时、主动多喝白开水、淡茶水等,小口频饮,以养阴润燥,弥补身体损失的津液。此外,大家还可以试试程淼为大家推荐的处暑养生茶饮——银耳茶。


  • 配料: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

  • 制作方法:1.先将银耳洗净、锅中加水与冰糖炖熟;2.再将茶叶泡5分钟,滤取汁,入银耳汤,搅拌均匀服用。银耳配冰糖可得滋养润肺、止咳化痰之功,配以茶叶可以消痰火。此款茶有润肺止咳,滋阴降火的作用。温馨提示:秋季痰多咳嗽者饮用此茶效果甚佳,但外感风寒者忌用。


❖处暑运动——轻松平缓


处暑时节,天气转凉,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较夏天适当加大,宜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坝坝舞或作呼吸吐纳、扩胸运动等,以似有汗出但不疲倦为度,有助于机体内气血通畅。早晚天气凉爽,运动时间选择在一早一晚比较适宜。


处暑过后,仍要警惕“秋老虎”

“秋老虎”易引发多种疾病



❖呼吸道疾病

由于一天之中温差很大,呼吸道黏膜受到乍冷乍暖刺激后,呼吸道免疫防御功能会下降,很容易引起伤风感冒,重则出现气管炎、肺炎。此时,注意不要贪凉。


❖心脑血管疾病

由于天气炎热,容易出汗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再加上冷热交替,这时心脑血管很容易出现问题。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保暖;此时宜选择轻松平缓的运动。


❖过敏

由于空气中花粉浓度很高,很容易引发过敏。过敏患者避免去公园等花粉浓度较高的地方,回家及时更换衣物,洗脸,清洗鼻腔。


❖消化道疾病

天凉之后人们食欲转佳,暴饮暴食下胃肠负担加重;昼夜温差大,腹部容易受凉,肠道蠕动加快,也会出现腹泻症状。此时,注意饮食要清补,食用过多辣椒、煎炸食品会加重肠胃负担。


❖秋燥

此时,易出现皮肤干燥、口鼻干燥、两目干涩、咳嗽咽痛、便秘等问题。宜多食新鲜的瓜果蔬菜,银耳、百合、藕、山药、梨等白色果蔬更适合秋季食用。

来源:咸宁新闻网微信公众号、香城都市报、荆楚网、中国天气网、养生中国、湖北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