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古民居群——楚天第一古民居群
宝石古民居群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以宝石河为中心,按先北后南的发展顺序,遗存大量明代以来各式建筑,历经明、清、民国600多年,一直是舒氏家族的聚居地,明末极盛时宝石村有近千户人家, 这里商贸发达,人才辈出。现遗有明代、清代早、中、晚时期建筑和民国时期形成的各式风格民居130余栋,总面积7万余平方米,有家族的宗祠、文官的府第、武将的豪宅、文人的厅堂、仕绅的宅院和贞节牌坊、秀女闺阁等,多式民居表现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标准、建筑风格,是鄂南最大、历史面貌最完整的古民居村落,现有太史弟、义学会馆、棠棣联魁、凌霄阁、参军第、千总居等遗迹数十处;其古民居建筑形态多样、装修题材丰富、雕刻工艺精湛,是湖北省内历史自然环境保护较为完整、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保护开发价值的古民居村落。
宝石古民居群内建筑以单体多进为主,厅堂、居室、天井、厢房布局科学合理,一字式、五花式、猫拱式山墙得到广泛运用。小巧的斗拱已不再起到任何支撑的作用,却反映了明清建筑之间的差异,大批木石构件选材讲究,装修题材广泛,尽罗历史传说、戏剧、人物故事、动物花卉,是宝石人历阅人世沧桑的真实写照。砖质吻兽构件取代了传统简易的墨画,是宝石人对住宅建造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贴面花砖施建于整个面墙,则是宝石人对传统道德最有力的推崇。宝石古民居代表了通山明、清时代居居建筑的主体风格、装修工艺的不凡。因此宝石村被誉为“楚天第一古民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