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小贴士|如遇孩子溺水 如何求救?“救命”指南要牢记!

夏天是孩子溺水事件的高发期,通常发生在户外水域,而且营救的黄金时间只有3到4分钟。那么,当溺水发生的时候,孩子一般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该如何来开展自救和互救呢?一起来看。

消防员介绍,无论孩子是否熟悉水性,如果是在户外水边游玩,因水域条件复杂,家长都要做到全程守护,不能等到呼救才开始警觉。

某消防站站员符勇智:“溺水其实是快速而无声的,所以绝大多数溺水是不会呼救的,因为他们想保持气道的开放,在这个时候,如果他们使劲一叫,可能水就进来了。”

对于家长来说,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异常行为,例如突然安静、头部低垂或在水面上挣扎等,就应立即采取行动。而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不慎落水或者溺水,又该如何应对呢?

某消防站站长朱永超:“首先要保持冷静,切记不要将双手举过头顶、拼命挣扎,这样只会加速我们下沉,造成更大的危险,可以像这样,我们的头部向后,口鼻向上,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划水。”

消防员介绍,类似自救漂浮的姿势,除了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有效防止溺水者进一步下沉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体力消耗,为溺水者争取更多等待救援的时间。如果是在游泳过程中,因为腿部肌肉痉挛或者抽筋导致溺水,同样可以采取仰泳的姿势,同时用手轻轻地抓住抽筋的部位,向脚背方向轻柔拉伸,缓解肌肉紧张。消防员还提醒未成年人,发现有同伴或者其他人溺水时,不管会不会游泳,都不要盲目下水救人,因为溺水者在慌乱中会用力抓住施救者,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会让施救者自身也陷入危险。

(来源 长江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