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腊肉哥”转型记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阮冰  程思 通讯员 徐世聪 )近日,在通山县长辉农产品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工人们分工合作,在流水线上操作熟练,一串串红润油亮的腊肉香肠很快就打包发走。

“夏天吃腊肉的人少,但我们比冬天的时候还要忙。” 为了方便客户采购,通山县长辉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阮长辉,又忙着在咸宁温泉城区装修新的农产品体验店。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娃,2019年,阮长辉放弃外面的高薪工作回乡创业。

“我们农村家家户户都熏腊肉,但只有我们本地人知道腊肉的美味,我想让更多的人品尝到通山的味道。”说干就干,阮长辉立即把村里的老屋改造成腊肉生产作坊,注册了腊肉生产个体户,并大量收购村里养猪农户的腊肉,请来村里常年熏腊肉的老前辈作技术指导,风风火火开启了腊肉制作的序幕。

由于生产作坊背靠隐水洞景区,第一批腊肉制成后,阮长辉逐个向景区各个农家乐进行推销,没想到收到了良好的反馈,前来观光旅游的外地食客,对这种“土色土香”的腊肉赞不绝口。这无疑给阮长辉打了一针“强心剂”,于是信心大增的他决定放手大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而至,在实体店纷纷凋敝的情况下,阮长辉另辟蹊径,采取电商直播带货的方法来销售腊肉,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腊肉深受全国各地网友的青睐,线上销售量达到每月2000多单,销售额达到10多万元。

经过四年的摸索尝试,阮长辉打开了思路,不仅积累了一定规模的资本,知名度也逐渐打响,慢慢有了通山“腊肉哥”的美誉。

2023年,阮长辉决定走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腊肉生产的路子,彻底摆脱过去小作坊的生产模式。省纪委驻隐水村工作队创新打造古法工艺电商街,鼓励、支持农副产品拓展国际市场,咸宁市市场监管局派出专业人员,从腊肉生产工艺流程,厂房科学合理布置等方面给予指导,通山县市场监管局为其免费打了一口水井,县农业农村局支持其建起了冻库,县交通局支持其修好了进场的水泥路,县金融部门主动上门,提供贴息贷款。

2023年8月10日,在市县各级各部门提供的优质营商环境和服务下,总投资600万元的通山县长辉农产品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之前我们是小作坊,很多平台限制了我们的销售渠道,现在我们按照正规企业的标准去改造,包装也换了,受到顾客的认可和喜欢。” 阮长辉说,在种种扶持之下,腊肉加工厂快速发展壮大,当年销售相关腊肉制品达到150吨,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间接带动周边200户村民发展致富。

“政府支持,这么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做事也踏实多了。” 阮长辉说,他有信心把湖北通山腊肉做大做强。

(一审:谭茜  二审:徐唐生  三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