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物】学而不厌探真知 诲人不倦传真情 ——通山县明德中学 陈学老师

云上通山报道:在通山教育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教师,他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人生信条,默默耕耘,毫不厌倦地探索真知,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学生的心灵;用真情的温暖陪伴学生的成长;用无尽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点亮了无数学子的求知之路。他,就是通山县明德中学备受人们尊敬的陈学老师。

陈老师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一直担任初中数学和班主任工作,他深深地明白教育的伟大意义和自己肩负的崇高使命。他先后在黄沙铺镇万家学校、大路乡寺下中学、通山一中初中部现为明德中学工作,无论在哪里工作,陈老师作为青年教师,认认真真,尽职尽责,总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情怀和教师风范。

思想提升有方法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陈老师明白,只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高尚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情操,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榜样去感染和熏陶学生。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学生眼里,教师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和仿效的榜样,是最有知识、最有教养、品德高尚的人。因此,他十分注重自身的思想教育和师德修养,他不断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

以人为本,抓好学生品德教育。陈老师一贯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青年。

在每周的班会中他坚持进行传统礼仪和传统美德教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班纪校规,爱护公物,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学习勤奋刻苦,按时完成作业,不旷课不早退;穿着大方、干净、得体,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助人为乐……学生的巨大转变,换来了领导的认可和学生家长的好评,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道德素养不断提升。

在课后,陈老师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辅导功课,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她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思想和身心健康发展,用自己的真情和关爱,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他总是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他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传递着知识和正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好学上进有提升

陈学老师深知,作为一名教师,首要任务是不断学习,以求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行。他始终保持着“学而不厌”的态度,广泛涉猎各类书籍,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力求将最前沿的知识和理念带入课堂,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感受知识的魅力,探索未知的世界。

陈老师以其勤奋好学的精神闻名遐迩,他不仅是学生们心中的知识灯塔,更是同事们学习的楷模。他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勤奋好学,孜孜不倦。无论是专业书籍、学术论文,还是教育新技术、新方法,他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和研究。他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了各类书籍和资料,他的时间也总是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但他却乐此不疲,享受着学习的乐趣。

他不断给自己“充电”,积极参加咸宁袁观六名师工作室等各项活动,主动参加送教下乡,听课磨课,暑期研修,培训学习等活动,三年来,在县教研室袁主任的带领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积极向工作室的优秀老师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过不断学习,学会了运用flash动画和几何画板制作电子课件。他还虚心向其他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请教,认真阅读各类书籍,并且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学习及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陈老师的勤奋好学不仅体现在自我提升上,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教育上。他深知,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才能让他们真正爱上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他总是耐心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总是能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他们被陈老师的热情和执着所感染,也纷纷加入到勤奋好学的行列中来。

陈老师用自己的勤奋好学精神照亮了学生们的前行之路,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严谨治学有成果

陈老师也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典范。他知道,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需要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

陈老师一贯以治学严谨而著称。他对新课程理念理解深刻,掌握扎实,运用熟练,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学中,陈老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他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学习,在探索中增长智慧。他鼓励学生们大胆提问、勇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

他还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新颖的教学方法,形式活泼多样,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所带的数学、生物学科,成绩突出。

2018年期末考试,数学三率一均分排名全镇第一;2019年5月在中学数学“长江杯”邀请赛中教学成绩突出,所带班级多人次荣获省级奖,他被评为省级“优秀辅导员”;2019年11月在通山县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中,优质课《电话计费问题》荣获通山县一等奖;2022年期末考试,数学排名年级第一名,被通山一中评为“优胜教师”;2023年7月被评为县级教学常规先进个人。

2023届中考,所带数学学科位列九年级常规班第一名,班级的所有学科都位列前3名。2023年6月临危受命,接受学校安排,接手了九年级基础薄弱的班级,班级各项指标处于较低水平。经过一年的努力,班级的成绩稳步提升,同事们纷纷说他厉害。2024届中考,中考成绩优异,超额完成学校的中考任务,实现大幅度的增长,得到了同事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班主任工作有成效

陈老师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不求回报。以情感召学生,以理折服学生,动情晓理是他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一大特点。教育离不开爱,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学生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陈老师时刻关注着学生,他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学生的安全,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在当今社会中,许多影视网络等媒体中,很多的光彩照人的男明星都是长发,且还有不同的发型,这给正处在青春期学生起了“榜样”的作用,很多学生都喜欢留长发,学校在学生的行为规范中明确要求,男生不能留长发,班上有几个男生悄悄地留长发。因此,陈老师班上特别强调学校的这条规定,希望学生能自己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过了两天,发现还是没动静,依然如故。于是他决定从行为习惯较差的小华同学入手,如果小华剪头发,其他同学的留长发问题就会解决。

第二天,陈老师在早自习的时候找小华同学谈心,根据小华平常比较散漫,不合群,喜欢独来独往,易与他人抵触的特点,陈老师先从其他方面开始,从学习,生活方面谈,最后引到正题,剪长发,小华说一定会去理。可是过了两天,还是没动静,这时候陈老师很生气,想点名批评,但冷静一想,这样容易引起矛盾,对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并没帮助,于是决定再一次找他谈,让他自己说为什么想留长发。

第二次再找到小华时,他显得有点不耐烦,陈老师想,这样的心态谈话是没有效果的,决定还是从其他方面入手,先说其他的事情,让他聊聊自己的一些生活,学习上的事情,缓和态度,解除敌对情绪。最后让他说喜欢留长发的原因,这时才明白他的理由,他的脑后有一块伤疤想用长发来遮掩,有的同学头发也较长为什么只针对他。

陈老师仔细一想,确实也有道理,爱美是人的天性。用长发来遮掩伤疤,也是合情合理。由于小华较为内向,把老师找他的谈话理解为只针对他个人,反而引起抵触。这样从他入手来解决班上不能留长发的问题,看来是达不到目的。于是陈老师决定用迂回的办法,说:不能留长发是学校的规定,不是针对你个人,你想用长发来遮掩伤疤,这也不过分,但也可以把头发修得更短些,这样符合学校的规定,至于第二个理由,如果其他同学如果能剪掉长发,你能做到吗?他迟疑了一下,说行。

陈老师找到一个表现较好,但头发稍长的同学,让他利用中午时间先去理发。当天晚自习的时候我再次找到小华,他连忙说老师我明天一定去理发。第二天陈老师发现他的头发确实短得多了,也很高兴看到留长发的现象在班上慢慢消失了。  

通过这事情,陈老师心想以后执行学校的规定,管理班级,做学生的思想的工作,不能简单粗暴,要有耐心,循序渐进,要明白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解决实际问题。

陈老师对那些单亲、无亲或家庭贫困的学生,就关心的更多一点,帮助的也多一点。对那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不会因为他们拖班级成绩的后腿而冷落他们,让他们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位置,永远关注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也是传递温暖和真情的地方。陈老师的关爱深深的感染着他的学生,吸引着他的学生,激励着他的学生。

陈老师还非常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大力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丰富知识结构。  

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陈老师以自己良好的教师形象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塑造着学生良好的品行,受到师生赞扬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家长都非常信任陈老师,把孩子送到陈老师所带的班级,老师和他在一起工作,总是充满力量和激情,精神倍增。

岁月悠悠,陈学老师以他那“学而不厌探真知,诲人不倦传真情”的精神,影响和激励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情怀,什么是教师的责任和担当。他是一位充满智慧和爱心的教师,更是一位引领学生走向未来的引路人,在他的引领下,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编辑:谭茜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