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丨通山:闯王砂梨“闯”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云上通山报道:(咸宁台 罗世喜 全媒体记者 王贤波 王菲琳 通讯员 雪雁鸣)闯王砂梨已有30年种植历史。近年来,通山县闯王镇围绕砂梨做文章,引导农户改良品种,提升砂梨品质,加强管理,统一销售,“闯”出了一条砂梨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7月19日,记者在闯王镇汪家畈村样样果业合作社砂梨种植基地看到:绿树掩映间,硕大的砂梨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合作社负责人郑亚娟正组织工人采摘、分拣,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郑亚娟

通山县样样果业

合作社负责人

我们这个园子的面积大概有300多亩,进入丰产期的差不多200亩,那每一亩的话产量在两吨左右,今年预计产量的话大概在40万斤左右,我们都是按6块钱一斤销售的。

种植砂梨能有这么高的收入,这在过去郑亚娟想都不敢想。以前,因品种不优,品质不高,一斤砂梨只能卖到一两元。为提升砂梨品质,郑亚娟远赴江西、浙江等地考察,将当地特色优势品种引入通山试种,但郑亚娟的品改之路并不顺利。一开始,外地的品种在闯王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郑亚娟百万元的投资也打了水漂。

郑亚娟

通山县样样果业

合作社负责人

大概建了100多亩吧,就是搞这种红梨的,结果搞了两三年出来吧,它不适应我们这边的天气,在我们这边结的果子都特别的小,而且很难看,吃起来的话,它是那种很硬、涩的,结果率特别低,这一次大概损失不少于100万块钱吧。

尽管遭遇严重困难,郑亚娟始终没有放弃。在湖北省农科院和咸宁市农科院的技术支持下,近年来,样样果业先后引入翠冠、秋月、鄂梨2号等优良砂梨品种试种,极大提升了砂梨品质,砂梨价格也从过去的每斤一两元涨到了现在的每斤六七元。

郑亚娟

通山县样样果业

合作社负责人

我们下一步的规划的话,可能就是在休闲方面,打造一个农旅结合,让顾客到这里来可以观光、采摘赏花,然后休闲这些。我们加工方面逐步去完善吧,比如说简单一点的,像那种做梨膏的,我们可以先把这些机械给办起来,再然后逐渐的来完善。

近年来,通山闯王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动全镇上下发展壮大砂梨产业,形成了有龙头带动、有示范基地、有产业引领的发展格局,实现了村村都有砂梨集体经济。如今,以资金政策为驱动,闯王镇党委政府扶持起了样样果业、亚坦农业为代表的多家砂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散户种植经营,并开发出了砂梨罐头、小碗梨、梨膏、梨膏糖、梨汁等砂梨衍生产品。闯王镇还坚持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提升砂梨种植综合效益。7月19日,首届闯王砂梨采摘节在闯王镇汪家畈村举行,通过举办砂梨品鉴、砂梨产品展销、亲子游戏等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品尝购买,打响闯王砂梨品牌。

梅女士

游客

之前也听别人说过,闯王的砂梨很好吃,然后刚好在网上看到这边今天有活动,所以今天就慕名而来了。这边口感真的是非常好,它的水分很足,个子又很大,很饱满,非常的甜。

据悉,目前,闯王镇全镇砂梨种植面积达到3500余亩,在丰产期预计年产砂梨近2000万斤,可实现年产值过亿元,带动全镇2000余户梨农实现砂梨创收5000余万元。

周冰清

通山县闯王镇

党委委员、副镇长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将砂梨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推进亿元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编辑:谭茜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