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当中,平均每10人就有3到4人经历过摔跤,其中髋关节骨折最为严重,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这个部位骨折,一年后的生存率只有50%左右。生活中,如何预防老人摔跤,摔倒后如何处置,来看看。
生活中老人意外摔倒,往往发生在以下方面:
洗澡时:建议老人洗澡不宜超过15分钟,浴室门不要反锁,避免发生意外时耽误抢救;老人可使用防滑小板凳,坐着洗既省体力,又不用担心摔倒;浴室铺放防滑垫,尽量安装扶手或固定物。
起夜时:建议家里装一个小夜灯,腿脚不好的老人起夜时尽量叫醒家人;老人睁眼后先躺1分钟,然后慢慢坐起,等1分钟后,再将两脚放在地上,这样可防止脑缺血引起的摔倒。
等车时:建议老人外出最好随身拿一个带板凳的折叠拐杖;等候时不要一直坐着或站着,可在原地活动关节;公交车进站后,不要急于上车,避免和他人挤撞。
乘扶梯时:建议老人抓紧扶手,双脚分开站立,身体重心稳了,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摔倒。
预防骨折:老年人每年到医院体检一次,尤其注意骨密度的测量,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应尽早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合理安排饮食,老年人应多食用乳制品、豆制品、海产品、绿叶菜等对骨骼健康有益的高蛋白、高钙食物。
老人跌倒后:观察老人是否受伤,如果老人意识清晰,没有剧烈疼痛,没有软组织损伤,将老人缓慢扶起,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如果老人出现剧烈疼痛或意识模糊的情况,很可能有骨折或颅脑损伤的情况,这时千万不可以搬运老人,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人员到来,不可以给老人喂水等。
此外,再次提醒各位家属,一定要照顾好年岁已高的老人,外出时最好有人同行,如果老人独自外出,一定要随身携带家人的联系方式,以便警方和热心群众及时救助。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