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羊镇:“渔”网情深,共织通羊碧水梦

云上通山报道:(特约通讯员  胡秉昶)通羊镇以其蜿蜒的河流和丰富的渔业资源,成为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深入实施,通羊镇党委政府以“渔”网情深为纽带,全力推进禁捕退捕工作。

“渔”你共守,高位推动显决心。“禁捕非儿戏,‘网’罗众心齐!”通羊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禁捕退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视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为此,通羊镇成立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确保禁捕工作有序开展。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禁捕退捕各项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同时,通羊镇还建立了禁捕工作考核机制,将禁捕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渔”水相融,宣传引导入人心。“禁渔非禁人,‘水’润万家心!”通羊镇党委政府深知,禁捕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此,通羊镇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禁捕退捕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营造浓厚的禁捕氛围。通羊镇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召开屋场会等多种方式,将禁捕退捕政策送到田间地头、送到群众手中。特别是通过召开屋场会的形式,面对面与群众交流互动,解答群众疑惑,听取群众意见,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禁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据统计,通羊镇共悬挂横幅200余条,张贴标语500余张,发放宣传单1万余份,召开屋场会3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数千人。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禁捕退捕政策在通羊镇深入人心,成为了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渔”网恢恢,执法监管显威力。“禁捕非禁渔,‘网’开一面难!”通羊镇党委政府深知,禁捕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强化执法监管力度。为此,通羊镇建立了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整合公安、渔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形成执法合力。一方面,通羊镇在重要河段设置了护渔监测点,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通过无人机巡查、巡逻艇巡逻、视频监控等多种方式,构建了全方位、无死角的巡查体系。同时,还建立了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举报非法捕捞行为,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通羊镇还加大了对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发现的非法捕捞行为,一律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同时,还加强了对市场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销售非法捕捞渔获物的行为,切断了非法捕捞的利益链条。据统计,自禁捕工作开展以来,通羊镇共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查处非法捕捞案件100余起,收缴非法捕捞工具60余件,有力打击了非法捕捞分子的嚣张气焰。

“渔”乐无穷,转型发展展新颜。“禁捕非绝路,‘乐’在转型中!”通羊镇党委政府深知,禁捕退捕工作不仅仅是保护渔业资源的问题,更是推动渔民转产转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通羊镇在做好禁捕工作的同时,也注重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工作。一方面,通羊镇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渔民转产转业。通过举办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活动,帮助渔民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同时,还积极引进适合渔民发展的产业项目,为渔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通羊镇还注重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发展生态养殖、休闲渔业等新型业态,拓宽渔业产业发展空间。同时,还加强了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力度,提升了本地渔业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如今,在通羊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禁捕退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昔日的捕鱼人已经逐渐转变为护鱼人、生态产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通羊镇的河流更加清澈、生态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未来,通羊镇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禁捕退捕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编辑:张媛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