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在通山县融媒体中心六楼演播厅,全县“优秀心理剧”交流分享会活动正酣。本次校园心理剧交流分享会以“阳光‘心’行动 健康梦起航”为主题,师生自编自导自演,一个个主题鲜明的校园心理剧轮番上演,真实反映校园学习与生活,关注学生内心情感世界。
“我宣誓,不当残忍的欺凌者,不当冷酷的旁观者,也不当沉默的受害者;我承诺,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绝不参与欺凌,承诺人……”《沉默的她》围绕校园欺凌,穿插演绎了老师、学校、检察官在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正确应对方式,生动诠释了有效防范校园欺凌不仅仅是司法机关一家之责,需要学校、社会各界各尽其责。
“小时候总盼望着长大,长大后才发现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你要努力学习,不给未来留下遗憾啊!”“转瞬人生匆匆过,岁月听风伴雨落。往后的日子,不错过每一天的阳光,不辜负每一次的成长。”这是老年阶段的主人公对中年和童年自己的一份寄语,《梦》从童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教育引导学生珍惜青春,不负韶华。
自责型、指责型、关爱自我型、关爱他人型家长……心理剧《心桥》聚焦亲子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在故事中,兰兰因一次考试失利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心理老师通过面谈与兰兰进行沟通,兰兰的情绪从一度失控逐渐转变到理性平和。家长通过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增进亲子双方相互理解,促进亲子矛盾和冲突的化解。
“让我再睡一会儿”“玩会手机就做作业”“反正还有明天”……《明天》紧扣拖延症这一话题,主人公在父母、老师和同学们的陪伴和支持下,终于克服内心深处因拖延而产生的恐惧和不安,诚实勇敢地面对“明天”,成为“明天”的主人。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渴望陪伴》突出留守儿童话题,学生小雨的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无法陪伴小雨,只能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小雨。长此以往,导致小雨经常忧虑,独自难过。通过爱心小分队成员的陪伴和班主任的疏导,同学们一起帮小雨置办了生日会,让小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活动最后,为本次“优秀心理剧”交流分享会优秀组织单位颁发了荣誉证书。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更通过心理剧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和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