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融媒体中心:聚焦防汛一线 展现媒体担当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唐成6月21日晚,通山县迎来入梅以来最强降雨,县融媒体中心全媒联动、全时传播,推出有温度的防汛救灾一线报道,发布防洪减灾短视频,刊播气象预警服务信息,发挥媒体担当,凝聚必胜信念,为打赢防洪抗灾硬仗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全媒体闻“汛”而动、快速反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6月22日上午8点,10余名全媒体记者分别奔赴通羊、慈口、厦铺、黄沙等12个乡镇,第一时间发回《闻汛而动 防汛有我!通山各乡镇各部门积极应对 扎实做好防汛工作》《冲锋!通山县各部门全力奋战在防汛救灾一线》等报道,用感人的画面,有温度与力量的文字,及时回应关切,积极引导舆论。同时,融媒体中心还将前方消息迅速制作成发布成品,第一时间传递到千家万户。如,云上通山APP第一时间发布《通山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通山县委组织部关于在防汛救灾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等信息,及时传达县委、县政府有关指令,实时发布降雨、强对流天气、山洪等地质灾害预警、风险提示,实时更新路况信息。防汛关键时刻,全媒新闻报道为各乡镇各部门和人民群众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稳定民心、积聚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场景深入报道、深度记录,典型故事凝聚精神力量

县融媒体中心全媒体平台统一开设《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专题专栏,全面报道县委、县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挥主心骨作用,部署防洪抗灾的应急举措,大力讴歌驰援救灾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昼夜奋战、迎难而上的英勇事迹,积极宣传群众互帮互助、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其中,《以“迅”应汛 通山:党员干部在一线》《通山:全员下沉 24小时守护平安》展现各方救援力量带领广大群众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战胜洪涝灾害的顽强意志,以及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奋斗精神。这些报道采用短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角度巧妙、形式新颖,有效增强了报道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如短视频《强降雨中的最美“警”色》,还用富有冲击力的特写镜头,真实、生动记录公安干警洪水中救人的感人场景。该报道发布后全网浏览量近20万人次;短视频《县交通运输局:凌晨清理国道路障》全过程记录县交通运输局干部职工冒雨抢通塌方路段,确保道路安全畅通;《通山消防营救40名受困群众》其中,消防指战员遇水架桥的画面令人动容。形态丰富的可视化产品及时、真实、直观,也让人民群众第一时间掌握了解救援动态。

全链条高效传播、立体发声,拓展主流媒体声量

在这次防汛报道中,县融媒体中心充分利用全媒体矩阵优势,报、台、网、端、微、视频号、抖音号集合发力,有效提升了宣传效力。6月21日以来,各媒体平台充分发挥快速发布、传播广泛特点,共推送报道近千条。同时,中心积极向各大媒体推送通山干群齐心防汛报道。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人民网、学习强国、湖北日报、湖北卫视、长江云、云上咸宁等中央、省市级媒体平台连日多篇幅、大版面正面报道通山防洪抗灾情况,刊播《湖北通山:闻“汛”而动,以最快速度恢复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湖北通山:全员下沉 24小时守护平安》《湖北通山:1.8万余名党员防汛一线筑起“红色堤坝”》等稿件50多条,全链条立体发声、高效传播,奏响了“防洪抗灾大合唱”。

自防汛工作开展以来,通山融媒体中心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真实记录救灾一线的感人事迹、生动故事,展现防汛抢险过程中全县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守望相助的精神,凝聚了共防大汛、共抗大灾的强大正能量。深入一线采访记者中,既有工作多年的“老新闻”,也有进单位时间不长的“新兵”,他们凭着新闻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强暴雨肆虐的关键时期,转战通山的一个个街道和乡镇村落,真正做到了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

(一审:刘熙  二审:徐唐生  三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