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特约通讯员 杨清 通讯员 聂迅)近年来,南林桥镇坚持党建引领,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核心,积极探索“党建+”模式,通过产业兴村、治理美村、人才强村,绘就乡村发展新画卷。
“党建+”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兴旺图”
在石门村10组,现代化的兔棚里,一排排兔笼整齐划一,一只只兔子活蹦乱跳。“目前市场上对肉兔需求量很大,市场行情很好。”村里的养殖户王波谈起肉兔养殖收益时,喜笑颜开。
据了解,养殖肉兔是一项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市场“钱”景好的致富路子,一只成品肉兔从出生到销售周期在70天左右。为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石门村集体盘活原香菇基地闲置资产,通过“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合作发展10万只肉兔养殖基地,带动村民务工就业并发动探索庭院养殖模式。其中村集体投资30万,重点用于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养殖大户投入资金20万元,重点用于种兔、饲料、人工、销售、管理等环节。目前已完成兔棚、设备功能用房、场地硬化等工作,投入第一批种兔、肉兔饲养。
镜头一转,在南林桥镇高桥村徐家崖山坡上,橘子树郁郁葱葱的,为夏日里的山坡带来了一丝丝凉意。如火的盛夏、绿荫的乡野,如石门村的肉兔、高桥村山上的橘树,全镇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产业发展,特色是核心。近两年,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南林桥镇结合格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南林橘红小镇产业园项目,建立橘红小镇产业园项目核心区内6个村党组织参与的“1+X”产业互助型农村联合党委模式。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推动村企共同发展、乡村抱团发展、联合振兴,目前已建成万亩橘橙基地,带动了4个村集体经济增收,带动1000余户农户增收,农户收入方式主要是基地的务工薪金与土地流转租金。
橘红小镇联合党委带动产业发展的做法深入人心,激起了各村党支部“党建+产业”发展热潮,比如,石门村、团墩村、青垱村、高桥村、湄溪村党支部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三类人群”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土专家”“田秀才”的智力支撑作用,发展太子参、花生、油茶、火龙果、葡萄、中药材产业,实现“村集体壮大”与“农民增收”的“双促进”,同时,石门村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发展大米、玉米和萱草等富硒产业,肉兔养殖项目,创新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通过将党建引领作为“第一抓手”,立足“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南林桥镇积极推动各村深挖资源潜力、优化产业结构,有效增强了村党组织的“造血”功能,为农民增收致富和农业转型升级增添了新的活力。
“党建+”基层治理,绘就乡村振兴“和美图”
“汛期到了,我们八组石门小学附近道路容易积水,孩子们上下学都很不方便。”“十四组也有一段路容易积水,一道阴雨天就经常溅一身”“好,我们会尽快完善引水设施,早日解决问题。”……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通过议事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村湾党支部负责同志现场勘察,向村党支部提出通过切割引水槽来解决八组石门小学附近道路、十四组路面积水问题的方案并向村党支部反馈,现在效果良好,得到群众肯定。
为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切实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南林桥镇不断强化党建领航“核心引擎”,把好民生实事“方向盘”,以石门村为试点,持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方法、新路径——1234工作法,聚焦一核引领,即聚焦党建引领,织密“村党支部+村民小组(村湾)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建强2支队伍,即平安建设专业调解和社会调解两支队伍;做实三大工程,即产业提效、环境提质、民生提档三大工程;搭建四个平台,即三治四堂五共一体化平台、积分超市、“3+X”综合治理网络、数字化乡村综治管理四个平台。
“党建+”人才培养,绘就乡村振兴“雁阵图”
6月3日,南林桥镇组织召开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业务辅导、视频教学,对党的理论知识、规章制度、乡村振兴有关案例进行了阐述,为培养基层干事创业好苗子奠定了基础。
党员、干部、乡土人才、种养殖大会培训是南林桥镇强化基层干部、党员、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一直以来,南林桥镇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育、留、带”文章。实施“双招双引”计划。引进湖北达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禾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湖北纳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带动周边群众300余人就近就业。同时引进夏敦林、张庆军、夏成林等乡贤能人10余人返乡投资兴业,成立了格宁农业、石门天池度假区、“太空莲”观光垂钓园基地等10余个项目,带动400多名脱贫户务工增收。实施乡土人才培育计划。依托“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组织推荐30名优秀农村青年到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脱产学习,“一村多”学员12人在村(社区)“两委”任职,6人成为致富带头人。实施双培计划,即将党员培养为致富带头人、后备干部,将致富带头人、后备干部培养为党员。对后备干部落实一对一传帮带。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健全挂点联系企业制度、挂点联系优秀企业家、项目包保服务机制。健全《镇级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制度》,从党政班子正职做起,所有党政班子成员挂点联系本地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了解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对于引进的项目,明确包保责任人及时限要求,完善了“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保姆式”服务机制。对于优秀人才定期开展联谊,建立人才沟通交流机制,定期召开人才座谈会、思想见面会,常态化谈心谈话,了解人才工作生活情况,及时给予关心帮助。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
下一步,南林桥镇将以品牌化思路深化党建引领,以品牌建设推动全镇党建质量提升,以高质量党建保障和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绘就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南林桥样板”。
(一审:谭茜 二审:唐成 三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