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风帆
县融媒体中心
见习记者
5月22日,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湖北省作协文学小分队,脚带泥土芳香深入九宫山管委会中港村进行采风,为通山全域打造休闲田园山水乐园旅游强县贡献文学力量。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唐尚伟 明洁 见习记者 袁诚 通讯员 雪雁鸣 陈熙)这次采风活动由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申东辉带队,九管会工委委员、副主任张燕参加活动。
省作协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是根据中国作协、湖北省委宣传部重要指示精神开展的一项常态化文学活动,是推动文学工作从送文化到种文化转变的重要路径。参加这次文学采风活动的专家学者有省作协原副主席、全国核心期刊《长江文艺》原社长刘益善,湖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省作协原副主席刘川鄂,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高级编辑、《特别关注》原总编辑易飞等。在中港村古民居周家大屋,省作协文学小分队近距离感受九宫山景区旅游事业的发展变化,领略古民居文化的深厚底蕴,领悟通山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采风期间,省知名作家、教授接受了本台独家专访。
阮风帆
县融媒体中心
见习记者
时隔多年,这次您来九宫山采风,感觉如何?
刘益善
省作协原副主席
《长江文艺》
原社长
就通山名胜景点来说,第一次来就觉得山上建设还是比较朴实,应该说也比较简陋,山路更陡一些,这一次来就发现路就直通到山顶,风景就大不一样,特别是山顶上,第一次看那个湖,湖水还比较浑浊,现在的云中湖一碧清水,很漂亮,四周的苍松翠竹,一片绿色,加上湖水的绿色。瑞庆宫的变化很大,使人感觉到有一种宏伟、辉煌的感觉,特别是在宫殿和寺庙里面,就有这种感觉。确确实实是全国各地追寻一种文化旅游人,必来打卡之处。
阮风帆
县融媒体中心
见习记者
刘老师,作为全国知名的大家学者,对于基层的文学创作者,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刘益善
省作协原副主席
《长江文艺》
原社长
我是个老编辑,73年就当《长江文艺》的编辑了,当了几十年,通山的这一批作家,他们的创作和成长,我都是比较熟悉。
通山的创作沉稳朴实、贴近生活,比如说倪霞,她写的长篇,包括(《守望木棉花》),中越自卫反击战的那种长篇,我看到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扎扎实实的,没有虚花野草。孔帆升的散文,非常接地气,从生活中来。还有写小说的阿木,还有周春泉的诗歌......我觉得作为通山的文学作者,在我们省内、在鄂南,作为县域文学,通山是有相当的地位,创作成绩还是比较靠前的,这些靠前的通山作者,我觉得将来还是会写出更好作品的。
阮风帆
县融媒体中心
见习记者
好的,谢谢刘老师!
(编辑:葛素文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