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
一些诈骗分子开始“蠢蠢欲动”
各位考生和家长们要提高警惕
@2024高考生和各位家长
这份“高考防诈指南”请收好
警惕 “高考骗局”
不要掉进骗子埋的“深坑”
一起来看
↓↓↓
01 冒充老师、学生以“高考补课”为由向家长要“补课费”
骗子伪装成学生,申请加其父母的QQ或微信,通过后,再把“补课老师”的账号推送给学生父母,一番交流沟通后,学生父母毫不犹豫的向“培训课缴费账户”汇款。
提醒遇到缴费等和孩子相关的事宜,请家长保持警惕,切勿着急转账,应当先通过电话、视频或见面等方式与子女或老师本人进行核实。
不管骗子伪装成什么身份,绕多少圈圈最终目的都是“转账、汇款”,凡是涉及到财物信息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加核实确认,切勿轻信他人,以免财产受损。
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存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
02 兜售“体考神器”产品
网上出现“体测专用,跑步更快”“冲刺体测,快人一步”等氮泵类产品信息,号称可以帮助参考学生提高体育成绩。部分网购平台相关产品的销量达数万之多。
专家提醒事实上,“体考神器”类饮品原本是健身人群、专业运动员抗疲劳、补充体能的饮料,受众少、销量低,但被商家标上“能量爆发”“体考神器”后,摇身一变,销量大增。相较普通的功能性饮料,此类饮品加入了大量碳水化合物、咖啡因、牛磺酸,虽然体育科学研究证实服用咖啡因和牛磺酸对长时间有氧运动有一定作用,但这种效果非常有限,不排除是“心理安慰”激发更多能量,因此对体考成绩提升的帮助并不大,且服用过量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03 散布“作弊器材”信息
此类骗局中,骗子散布销售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作弊器材信息,声称器材可以通过高考安检,并承诺在高考过程中帮助联系答题、传递答案,帮助考生考试过关。
警方提醒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完善,高考时各考点将使用电子屏蔽器和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来强化考场管理,并加强考试期间的网络和短信管理,切勿以身试法。
04 高考“枪手”
骗子通过QQ谎称自己可以当“高考枪手”,央视曾曝光高考枪手替考利益链,给枪手5万元可考上重点本科。警方提醒
对于参加高考替考的“枪手”学生,一律按规定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05 出售高考真题及答案
许多不法分子会通过发短信、贴广告、网页弹窗或交流群等方式出售所谓的“高考真题和答案”,一旦接触就会以“预付订金”等名义要求用户付款。
还有的不法分子声称,可以花钱雇佣“枪手”替考,还有的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用户电脑或手机发送病毒,套取用户信息。
提醒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考生及家长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更不要购买所谓“高考绝密答案”等。购买涉密材料,本身也是违法行为。
06 内部渠道提前查分
等待录取分数线的过程往往是最令人焦急的,考生和家长总希望能有特殊渠道可以提早查询成绩。不法分子会通过短信,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虚拟查询分网址,声称有内部渠道可以提前查分。一旦点击链接,木马病毒便会自动植入手机,获取手机关联的银行卡等信息。
提醒
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更不要输入信息。
如果不慎点击,要立即卸载手机上的支付宝等快速支付工具,确保资金安全,并在备份手机通讯录等重要信息后,将手机重置或恢复出厂设置,或向专业技术人员求助清除病毒。
07 花钱能买大学名额
不法分子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高校“补录名额”“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定向招生计划”等,还有的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有办法“低分高录”,然后让家长先付定金或交一笔钱,然后迅速撤离消失。
提醒
正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但凡遇到需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100%是诈骗。
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花钱能买大学名额”的诈骗信息,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轻信谎言,以致上当受骗。
08 低分能“跳档”录取
每年招生期间,都会有人自称有办法让不够一本线的考生录取到一本院校,不到本科分数线的能录取到本科院校。警方提醒
现在都是电脑录取,考生分数没到投档线,无法提档!
09 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骗局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
警方提醒
此类骗局中,骗子的准备工作都会非常专业。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
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10 冒充军校招生
冒称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一些骗子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公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警方提醒
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不会计划外扩招,更不会向考生和家长收取上万的高额费用。国防生招生,不存在“内部招生指标”,也没有提前“预录”一说。
来源:湖北网络举报综合新华网、防骗每日电讯、封面新闻、淮北公安、平安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