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物】徐琳:平凡不坠青云志,平淡倾洒一片情

云上通山报道:徐琳,女,1978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通山县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曾被评为通山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工作者、教学常规先进个人、咸宁市骨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在三尺讲台耕耘二十余年的她,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有的只是以一颗平常之心做着每一件平凡的事,用对学生真挚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二十余年如一日的践行着初为人师的誓言。

牢记初心,要有“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无私爱心去滋养

社会赋予了教师很多耀眼的光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初为人师的徐琳在领受这些美丽光环的同时,明白了自己更应该去恪尽职守,自己肩上的担子担的是义务和职责;自己心房装的是良心和爱心,她扪心自问时,问的是良心,她倾情付出时,洒的是爱心。

2009年春,徐琳在下泉中心学校任教时,班里有个孩子,因为家境贫困,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一个人在家无人照顾,经常饱一餐饿一餐,从小就患有胃病。对于这样的孩子,身为班主任的徐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学习上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无偿为他补习功课,自己掏钱为他买学习资料;在生活上更是对他照顾有加,自己家里如有炖肉汤,就会叫上他一起喝,每个星期帮他清洗脏衣服,并随时观察他的动向,看到他身体有不适,就会带他去医疗点看病,还经常为他泡药喝。在临近中考的一天,那孩子突然咳嗽吐了血,情急之下徐琳立刻和其爱人一起骑着摩托车送他到县人民医院治疗。第二天孩子妈妈在浙江赶回来牢牢握住徐琳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徐老师,非常感谢!感谢您把我儿子视为己出,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一家人永远都不会忘记您的这份情……”现在,这孩子已经参加工作了,每年过时过节都会给徐老师发信息或打电话来问候、祝福,年初或年末都要抽空来家里看看徐老师。

有句话说得好:“你的孩子,我的学生,你亲我更爱!”徐琳认为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对家乡、对祖国、对未来的热爱。她经常和同事聊天说:在教育这条路上,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能和学生贴心。

因材施教,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厚情怀去实践

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每当徐琳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应对着不一样的学生,她总能因材施教,努力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不偏爱、不歧视任何学生,关爱着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找到自信。

2012年秋,徐琳刚来实验小学接手六(二)班时,对学生的情况不甚了解。有老师就跟她说:“你这个班有几个‘活宝贝’,若你能制服他们,那这个班级就会太平,否则……”在有这样提醒的基础上,徐老师来到教室先让学生作简单的自我介绍,可没想到一个挺帅气的男孩(陈博)第一个站起来说:“俺老陈——”他刚一开口,下面便是一片笑声,而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他一边扭动着身体一边歪着头看徐老师的反应。接着说:“下面,请老师自我介绍。”看他反过来向老师开炮了。徐老师既没有发怒,也没有批评他,只是笑了笑,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说:“陈博是陈家的博士哦。我呢,因为父母说我严重缺木就为我取了双木加王,希望我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陈家的博士?!”他重复了一句,“我是陈家的博士!嘿嘿,有意思!”他似乎满意地坐下了。徐老师的话显然也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兴趣,纷纷要求也给他们释解一下名字。

事后,陈博单独找到徐老师,说:“徐老师,当时我是想给您难堪,没想到,您居然把我说成是陈家的博士!老师,您知道吗?从我记事起就从来没有人这样评价过我,所有的人都说我是混世魔王!我喜欢您,老师!嘿嘿……”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初次的见面,徐老师显然是获得了他的信任。后来的日子,这孩子干啥都很积极,进步很大。他的转变让老师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徐琳始终坚信:教育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理解,多一些鼓励。”使优秀学生变得更加优秀,点燃潜能生学习的希望之火。正因为这样,所以每当她嗓子哑了的时候,就会有一些孩子偷偷的放润喉片在她的桌上;每当她难过的时候,细心的孩子们都能发现,总是以写小纸条的形式来安慰她;每当教师节、元旦节来临之时,她总能收到孩子们衷心的祝福......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徐老师的心灵,激起了她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让她真正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最大的幸福与快乐。

立德树人,要有“百炼成钢绕指柔,乘风破浪会有时”的昂扬斗志来实现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师德高尚的人。徐琳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坚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她工作的重点,使学生在观念和习惯上接受健康向上的教育、树立完美的人格。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她把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行为习惯教育作为重点,把“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律”作为基本内容来开展班主任工作。把“言传”和“身教”有机结合起来,以德来修己,以教来导人。

然而,在教育教学这条道路上,老师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而付出爱的道路却是艰辛的。徐琳也曾为学生不爱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学生逃学找不到人而心急如焚,曾为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但是,当她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她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学生亲切的问候时;当她经过自己和同学们的努力班级取得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时的她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对事业的执着。

与时俱进,要有“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的思想意识来提升自我

荀子在《劝学》中有言: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作为教师,徐琳深知其中道理。参加工作后,她先后参加学历提高培训、教师提高工程的培训。教学之余,她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用新课改的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教学之中,她努力做到深钻教材,研究教法,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且利用网络、书籍以及各种信息渠道拓展教学资源。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平凡不堕青云志,平淡倾洒一片情,这就是徐琳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此生不悔的追求!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她将继续严格要求自己,用初心彰显担当、用匠心为人师表、用耐心锤炼品格,践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一诺言。

(编辑:葛素文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