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物】廖晓华:匠心筑梦育桃李 杏坛馥郁竞芬芳

云上通山报道:“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 她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教育作为毕生的事业去奉献,多年如一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对于她而言,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温柔与爱的交融。她用微光引航,照亮学生前程道路;她以温柔铸魂,赋予学生内心坚韧;她持责任为重,赢得家长深深信赖。她就是通山一中英语教师——廖晓华。

勤于钻研,精于教学

廖晓华老师自投身教育事业以来,便扎根于教学一线,她以无比的热忱与执着,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热爱这份职业,更珍视每一个学生。她将教育视为神圣的使命,不断鞭策自己精进自己的教学能力。为了履行这份神圣的职责,廖老师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她虚心向资深教师请教,汲取经验,力求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突破,成为一位卓越的人民教师。

廖老师深知,教师这一职业的光辉,源于坚实的专业素养、准确的知识结构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她始终勤勉不辍,以校为家,以教学为生命,不断提升自己,只为能更好地履行这一崇高职责。

2018年,身怀二胎的廖老师身为大龄产妇且身体状况欠佳,医生建议廖老师多休息,但她心系学生,仍坚持至分娩前夕才暂别课堂。产后,她未等产假期满便迫不及待地重返心爱的教室。她严于律己,勤于钻研,踏实认真,以满腔热忱投身于自己喜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备课认真,有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形式多样,善于运用探索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多种方法,打造多元式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创新性地在课堂加入英语短视频展示,将英语教学与电影、时事热点、网络热词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通过引导、点拨、讨论多种形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学有所获。她的课堂教学风格生动活泼、扎实有效,深得学生的喜爱。

大爱无声,诲人不倦

廖晓华老师以爱为教,寓教于乐,深受学生喜爱。她乐观风趣,温柔有爱,耐心细致,是学生心中的“快乐老师”。有人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抓住学生的心灵,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廖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学生心对心的交流,她把母亲般的关爱,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2022年高考前夕,郑向诚同学成绩波动,情绪低落。廖老师敏锐察觉,主动与他交流,耐心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在她的悉心指导下,郑向诚高考取得了140分的好成绩。

在全国中学生外语大赛报名之际,平时沉默寡言的黄豫瑶同学心中充满了犹豫和彷徨。廖老师察觉到了她的不安,鼓励她勇敢尝试,挑战自我:“大胆尝试,勇敢挑战自己,老师相信你!”最终,在廖老师的声声鼓励下,黄豫瑶坚定信心,勇敢地参加比赛并获得湖北省一等奖。赛后,她激动地与廖老师分享喜悦,从那以后,黄豫瑶同学学英语的劲头更足了。

廖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关怀之心,更用她的爱和智慧点亮了无数学生的心灵。在她的教诲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如何成长。她的教学方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她的爱和智慧将继续照亮更多学生的未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自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廖晓华老师已在教育领域耕耘了整整26载。这二十六年里,她以校为家,默默奉献,恪尽职守,无怨无悔。每当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收获,她的内心都充满了欣慰;而学生们的深情厚意更是让她感动不已。当她的嗓子疼痛时,学生们会悄悄地送上胖大海和金嗓子,并附上爱心纸条:“老师,记得多喝水哦!”每逢教师节,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们都会纷纷送来真挚的祝福和问候。学生们的这些举动让她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快乐和幸福!

她的辛勤付出和劳动也终有回报。在2016年、2019年和2022年的高考中,她连续三届荣获“特殊贡献奖”;在“高三试卷评奖课”比赛中,她荣获一等奖;她报送的课例《Unit5 Opening Page & Reading and Thinking》荣获湖北省二等奖。2022至2024年“青蓝工程指导老师”;她还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获得全国、省、市级奖项,并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此外,她还多次荣获“优胜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廖老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她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在这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中,她以无悔的人生默默耕耘,凭借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自己完美的人生篇章。

教书育人,不忘初心;初心常在,不负韶华,韶华无悔,以梦为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廖老师将继续在教育这片沃土上精耕细作,砥砺前行。

(编辑:阮百川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