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举案普法。权威解读,服务民生。大家好,欢迎收听、收看FM99.3通山之声大型普法直播访谈栏目《法治热线》。我是本期节目的主持人克胜。我们的节目直播时间为周四下午的五点至五点半。欢迎大家在节目期间拨打热线电话0715—2390993参与到我们的节目中来,同时也可以下载云上通山手机客户端在线同步收听收看。
主持人 黄克胜:
今天做客我们直播间的是通山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邓曙峰和县残联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夏颖川。首先请两位嘉宾跟听友、网友打个招呼。

嘉宾 邓曙峰:

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邓曙峰。很高兴做客法治热线栏目,今年5月19日是第34个全国助残日,今天我们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有关法律知识和内容。
嘉宾 夏颖川:

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夏颖川。
主持人 黄克胜:
请邓主任先给大家介绍下“全国助残日”的由来。
嘉宾 邓曙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该法律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因此全国助残日活动也从1991年开始进行,今年已是第34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每年一次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动员了全社会各方面参加,为众多残疾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扶持,其意义广泛而深远。
主持人 黄克胜:
再请介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嘉宾 邓曙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以下简称残疾人保障法)是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根据宪法而制定的法律。该法经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08年4月2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根据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十五部法律的决定》修正。
现行《残疾人保障法》共九章六十八条,九章分别是:总则、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保障、无障碍环境、法律责任、附则。
主持人 黄克胜:
就业是民生之本,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刚提到《残疾人保障法》第四章是劳动就业,请简要介绍一下。
嘉宾 夏颖川:
《残疾人保障法》第四章专章对残疾人劳动就业进行了规定,明确了政府和残联的职责,就业的方针、路径、目标及就业形式、就业政策等。如: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劳动就业条件;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使残疾人劳动就业逐步普及、稳定、合理;政府和社会举办残疾人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其他福利性单位,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国家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自主就业创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应当组织和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和其他形式的生产劳动;政府有关部门设立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残疾人免费提供就业服务。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组织开展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为残疾人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提供服务和帮助。
主持人 黄克胜: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这个具体是什么?
嘉宾 夏颖川:
根据《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保障残疾人就业义务。国家鼓励用人单位超过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就业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湖北省残疾人就业规定》规定,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安排适当的工种和岗位,提供劳动保护,改善工作条件。这些规定确立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法律制度,明确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用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体现了对残疾人就业权利的尊重和保护。
此外,《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对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超过规定比例或者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和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国家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
每年年初,我们会联合税务、财政等部门,通过媒体、网站、报刊发布征缴公告,宣传安排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及残保金征收政策,敦促企事业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对没按政策安排残疾人就业或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未达到的企事单位、党政机关加大下一年度残保金征收额度。这种方式也很有效,去年全县已有数10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实现了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在此,也呼吁广大用人单位给残疾人多一份关爱,大力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积极开拓就业岗位,确保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残疾人更加充分就业。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去扶持、关心、关注。
主持人 黄克胜:
是的,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去年四月份,我县举办了首家“临掌柜”助残项目签约暨示范店开业仪式,请给大家介绍下这个项目。
嘉宾 邓曙峰:
“临掌柜”是浙江省临海市省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办的一个线上线下互动促销托管平台,该平台采取“公司+培训+平台+残疾人创业者”的运营模式,是为残疾人量身定制的创业平台,残疾人只要参与基地孵化培训,就能免费入驻平台,线上店只需一部手机,线下实体店也只需提供场地,所有货架、店面装修、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均由平台负责,残疾人无需进货屯货,不出家门就能真正实现“零门槛”“零成本”“零风险”就业创收。去年四月份,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广泛支持下,浙江“临掌柜”助残项目顺利落户通山,并作为全县重点项目实施。截至目前“临掌柜”已培训7期,培训结业256人,线上开店268家,线下实体店40家,并在特殊教育学校开设美容美发、电器维修等职业技能培训班,下一步还将举办农村贫困残疾人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至少掌握一门技术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主持人 黄克胜:
这确实是一个带动更多残疾人士创业就业的新路子,有意愿的残疾人朋友可以酌情考虑一下。有群众咨询残疾人证遗失该如何补办?
嘉宾 夏颖川:
残疾人证遗失的,由持证残疾人(未成年、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由联系人)向残联提交残疾人遗失说明或补发申请,残联自收到证明材料后及时为残疾人补发残疾人证。
县残联每年会联合卫健部门,定期开展一年两次的上门办证服务。主要为三类人员办理残疾人证:一是卧床一年以上,行动不便、出门困难的重度下肢残疾患者;二是双目失明且容易直观认定的视力残疾人;三是到期的重度精神残疾人。
主持人 黄克胜:
残联工作人员能上门办证是便民利民的好事,想必得到了不少点赞吧?
嘉宾 夏颖川:
残疾人证是残疾人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和各项服务的重要凭证。县残联为进一步帮助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保障残疾人能够依规享受国家相关惠民政策,我们每年会联合卫健部门,在187个村定期开展一年两次的上门办证活动,帮助残疾人解决出行难、照顾难的问题,切实提高残疾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自2020年县残联开展上门办证服务以来,以朱容德医生为代表的多名医生在评残过程中,以个人名义多次向残疾人家庭提供200、300、500元的现金帮扶,给残疾人家庭送来了温暖。截止2022年,县残联共为400余名残疾人提供上门办证服务。去年,我们同通山人民医院、中医医院评残专家,开展入户办理残疾人证服务,对全县268名重度残疾人进行上门评定,真正让残疾人及其家属“少跑路”甚至“零跑路”。每到一户残疾人家中,我们都会认真讲解办理残疾人证相关条件、程序和办理残疾人证后能够享受到的惠残政策。评定医生现场诊断,查阅住院诊疗记录,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对残疾人进行评定,并对残疾人后续康复情况提出指导意见。有不少残疾人家属都激动的表示:“在家就可以评残了,感谢政府,你们不来,我们就无法去医院评定,老人第一是坐不得车,第二是行动相当不便,第三是还为我们省去很多费用,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
今年5月7日起,我们联合卫健部门,组织县中医医院评定专家,为全县92名重度残疾人进行上半年第一期上门评残服务,进一步将评残模式由“你上来”变成“我下去”,把办证“大窗口”搬到残疾人“家门口”,实现零距离真心实意服务。
主持人 黄克胜:
好的,感谢县残联的嘉宾们今天与大家做的交流分享。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希望社会各界和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进来,帮助残疾人朋友更好生活、更为幸福。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各位听众朋友的关注和收听,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