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通山县文明校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展播⑤】通山县通羊五小:践行立德树人教育使命 涵育文明校园创建新风

引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建设教育强国的系列重要论述,总结、交流和宣传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做法及成功经验,中共通山县委宣传部(县委文明办)联合通山县教育局组织开展了2023年全县文明校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征集宣传活动。现将文明校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优秀创新案例进行展播。

学校:通山县通羊五小

案例名称:践行立德树人教育使命

                     涵育文明校园创建新风

作者:徐敏  舒亚琪

背景概述

通山县通羊镇第五完全小学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井湾村,创立于1967年原属通羊镇井湾村办小学,2003年更名为通山县通羊镇第五完全小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通山县通羊镇第五完全小学这所“城中村”小学,学校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存在一些天然的困难,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学生日常生活的乡镇中居民整体文化素养偏低、缺乏开展文体活动的必要场地设备和师资等等。近些年来,通山县通羊镇第五完全小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要求,以“好习惯 益终身” 的工作理念,着力于培养文明守礼、勤学奋进的优秀小学生。在坚持为学生配送“德育大套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勤学、善思、自信、合作”的品行之外,始终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文明校园内涵,浸润师生核心素养,共享文明创建硕果,服务教育教学和校园管理。为健全学生精神、强健学生体魄、赓续红色血脉不懈努力。

主要做法

(一)夯实德育教育阵地

1.扎实上好德育课程:通山县第五完全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纲、以班会课为主要阵地、以学科融合为辅助、 以学生活动为手段,开展了面点结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课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基础。

2.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山县第五完全小学以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通山县第五完全小学好习惯养成教育标准》《通山县第五完全小学好习惯养成教育方案》为抓手,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从思想上进行领悟、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行为上进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落实法治安全教育:通山县第五完全小学在法治教育方式上注重“请进来和走出去”,“请进来”就是加强学校与司法机关的联系,邀请司法人员进校做法制报告。“走出去”则是将学生带出课堂,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法治教育活动,做到法治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而取得良好效果。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通山县第五完全小学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全面提高。以班主任和心理健康老师为基础,同时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心理教育师资培训、管理心理健康室,加强对特异体质学生、心理特殊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家庭异常学生的关爱和教育。学校建设的标准化心理辅导室,面对全体学生开放。

5.完善德育评价体系:通山县第五完全小学结合学校德育计划制定了《通山县第五完全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通山县第五完全小学班级量化管理考评细则》《通山县第五完全小学学生守则》《通山县第五完全小学班主任考核细则》等评价制度,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德育工作及相关人员。

(二)以活动为载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1.常态开展爱国主义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是通山县第五完全小学德育工作的主旋律,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独具时代气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艺文化活动和专题教育讲座活动,扎实、详细、生动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 2023年 9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参与积极,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到祖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拼搏进取的爱国情怀;12月 13 日,通羊五小开展国家公祭日系列教育活动;本学期五小精心打造了每周五的“红色影院 ”特色校本课程,建构了具有序列化的课程体系,让不同年级的学生欣赏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电影。下一步,五小将持续把“红色电影”课程拓宽学校人文教育外延,涵养学生爱国情怀,助力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让学生珍贵的童年在佳片的陪伴中熠熠闪光。

2.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组织“亲子阅读 ”“主题手抄报” 等活动,开展亲情教育;利用清明节,开展“ 网上祭英烈” 活动;利用端午节,开展“五彩端午”主题队日活动;在中秋节、教师节期间,开展“喜迎双节欢度金秋”书画比赛;在国庆节期间,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黑板报比赛、主题班团队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弘扬民族优良文化传统。

3.踏实抓好常规德育活动。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活动,表彰文明班级(先进学生),内容积极,庄严隆重;开展劳动技能大赛评比活动,加强学生动手整理个人内务、清理个人卫生等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培养;开展教室 清洁区每日常规评比,利用一日三次打扫及周五的大扫除时间对学生进行“爱劳动,会劳动” 的劳动教育。

4.精心研发校本“德育作业”。五小以“德育作业 ”为抓手,要求学生从生活小事入手,做力所能及的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热爱生活的阳光态度,坚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人的事情代替做,他人的事情帮着做的好习惯,成为一个暖心的劳动小能手;坚持爱祖国、爱家乡、爱自己、爱家人、敬他人。

5.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 ”,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校利用校园广播站、学校公众号、少先队活动室、班级文化墙等文化活动场所开展宣传;建立校园文化走廊,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悬挂古今中外名人画像、励志名言,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

(三)畅通渠道,大力协调家校社共育

1.畅通家校联系渠道。建立班级家校联系群,运营“通山县第五完全小学” 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持续开展各类形式的家访活动,成立“家长学校” ,让家校联系更紧密。

2.组建“新时代好少年” 学生志愿服务队。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福利院、走进劳动基地,开展环保志愿服务、劳动志愿服务、安全志愿服务、“小小楼栋长” 等志愿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教育。

3.坚持社会德育资源进校园。邀请通山县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医生到校开展“青春期健康”知识讲座;邀请通山县西城派出所民警(法治副校长)到校进行普法教育;联合通山县西城派出所民警到校开展“反恐防暴”演练活动;邀请通山县交警支队民警和西城派出所的协警到校“护路护学 ”,对学生和家长开展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

(四)重视团队工作,赓续红色血脉

在扎实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的同时,创新了“红领巾奖章”颁章仪式。学校从仪式设计的新意、环节的亮点和延伸教育三方面思考,策划了新的“红领巾奖章”颁章仪式。

1.拓展“新”场景

根据基础章不同章目中各个子章的教育目标,我们将每个章目的教育目标与学校校外实践基地的资源相结合,将颁章仪式的地点由校内拓展到了校外。比如,“红星章”章目中“传承章”的教育目标是聚焦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教育。我们选取了通山县烈士陵园作为“传承章”颁章仪式的地点。纪念馆内展出的一张张图片、一份份珍贵的资料,无不展现抗战英雄无畏无惧的革命精神。在这样的场景中,队员们不禁肃然起敬,不仅感受到获得“传承章”的光荣,而且将它的意义浸入心中。

2.邀请“新”颁章人

如果在颁章仪式上给少先队员们颁发奖章的人是他们敬佩的榜样、先锋或模范,那么获章队员内心的光荣感与自豪感会油然而生,还未获章的队员则会迫切地希望获得“红领巾奖章”,更加积极地参加争章活动。于是,我们请来抗美援朝老兵在颁章仪式上为队员们颁章。“小”奖章汇聚“大”能量,先锋榜样们的事迹和精神感染着队员们,也激励着他们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

3.进行“新”融合

每到新学期开学日、重要节日、纪念日,学校少先队都会举办各类主题少先队活动。因此,我们将颁章仪式与学校的少先队主题活动相融合,对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比如,我们在开学典礼上颁发“红领巾奖章”集体章和个人星级章,让队员们和少先队集体在开学初就获得激励,以积极向上的蓬勃生机迎接新学期。我们将“奉献章”颁章仪式与学雷锋主题活动相结合,让队员们在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同时,感受到学校对奉献爱心、做好事行为的激励。我们还在学校“足球赛”闭幕式上举行“健体章”颁章仪式,对队员们进行双重激励,达到了锻炼强健体魄的教育目标。就这样,“红领巾奖章”每个章目的教育目标变得更加直观具象,队员们对争章目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基本成效

在“笃行不怠,以勤补拙” 的努力下,通羊五小逐步形成“重引导轻灌输、重实践多活动” 的教育格局,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生动、科学的方式开展青少年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习惯,让“立人之德,明事之理” 的校训在每一位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023年12月通山县通羊镇第五完全小学谢金轩、黄星举同学在中共咸宁市委宣传部、咸宁市委文明办、咸宁市教育局和共青团共同举办的首届“文明咸宁少年说” 总决赛中分别荣获银奖和铜奖!2023年9月,通山县“逐梦”艺术团原创舞蹈《九宫茶飘香》荣获 2023年咸宁市新时代美育展演舞蹈类比赛一等奖;2023年 11月通山县通羊镇第五完全小学少先队大队部被授予“咸宁市优秀少先队大队” 称号;2023年 8月通山县通羊镇第五完全小学在湖北省第二十三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2021年 11月,通山县通羊镇第五完全小学被评为“通山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22年 7月,通山县通羊镇第五完全小学合唱队参加“喜迎二十大 一起向未来” 通山县教育系统首届师生合唱比赛荣获二等奖。2023年 7月,通山县通羊镇第五完全小学选送的朗诵作品《跨越百年的承诺》,在咸宁市第五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荣获三等奖;2021年、2023年通山县通羊镇第五完全小学被湖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委员会评为“ 阅读示范基地 ”。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热情高涨、参与度高;校园生活里,同学们文明守礼,对照校级班规解决问题成为同学们自然而然的行为,这正是我们德育教育期待的硕果。

启示经验

1.创建文明校园,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各种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精神文明建设在活动的载体上蓬勃发展。

2 .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活动,重在管理落实,广大教师要增强政治意识,干实事,树新风,要着眼全局,从小事做起,为学生做出表率。

3 .创建文明校园要做到每一项工作有计划,重过程、有记录、有总结,收集广大师生对创建文明校园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及时修正,以促进创建文明校园工作顺利进行。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在新时代教育的浪潮中,通山县通羊镇第五完全小学这所充满着爱的力量、弥漫着书的芳香、焕发着生命活力的学校,必将一如既往地本着求真求实的精神,以敢于担当的魄力和奋勇争先的豪情,继续践行立德树人教育使命,涵育文明校园创建新风,努力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征程!

(编辑:张媛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