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教书育人,一片丹心。16载春夏秋冬如白驹过隙,不变的是那份对教育的热爱和坚持。在为人师的教育工作中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没有气吞山河的声势,只是那么普普通通、微不足道。仅以一颗真心蘸墨挥毫,在日复一日地的平凡中,书写不平凡的教育事业篇章。她就是通山县实验小学教师徐鄂娟。
用初心践行育人使命
“要时刻以优秀老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是徐鄂娟老师经常挂在嘴边、印在心尖的一句话。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她经常利用工作之余,通过各类专业培训、网络学习培训,书写教育叙事等渠道,丰富自我、不断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提升综合素质,以快速融入到岗位角色中。
四年前的9月1日,徐鄂娟老师第一次接手现今这个班级,当走进教室看到那一张张陌生又稚嫩的脸庞时,她深感惶恐,面对这群小不点该如何是好呢!他们刚从幼儿园毕业,还不了解班规校纪,在课堂上比较自由随性:有坐得东扭西歪的,有随意下位串门的,有动不动就叽叽喳喳告小状的,还有上课一会儿便要上厕所、喝水甚至吃东西的……一时之间,我手忙脚乱、头晕眼花,该怎么引导这群活宝儿呢?一阵晕头转向之后,她迅速冷静下来,见缝插针地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向经验丰富的前辈们请教、学习,并阅读书籍,上网查询资料。最终,徐鄂娟老师认为,唯有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们,才能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说到做到,每天早上和中午,她都至少提前半个小时进教室,将桌椅有序摆放整齐,把地板扫得干干净净,将门窗擦得锃光瓦亮。当孩子们走进来看到敞亮又干净的教室时,一个个笑开了花。上课时,她又端正地坐好,拿着书大声带领他们朗读,课间柔声细语,像朋友、似家人一样与他们聊天。并告诉他们铃声的作用,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要遵守哪些学校纪律等等。果然,孩子们很快就受到徐鄂娟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摆放桌椅、打扫卫生、大声晨读等不再是她每天的烦恼了。直到今日,每个月学校“文明班级”的流动红旗也常驻徐鄂娟老师的班上。看到他们各方面的习惯都逐渐培养起来,徐鄂娟的内心简直甜如蜜!
徐鄂娟就是这样一位兢兢业业,争做不怕苦、不怕累的“孺子牛”。用实绩彰显青春底色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对待任何事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在任何任务与使命来临时,徐鄂娟都身体力行,在学校主动担当并做好班主任,年级组长等工作,团结同事、以诚相待。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徐鄂娟忍受着生活上一人带俩娃的艰辛,毅然让老公安心奋战在防疫最前线,从不给他带来任何工作上的后顾之忧。由于正逢开学季,停课不停学,全国各地的学校不得已都开始上网课,徐鄂娟也不例外。每天早早起床,安排好当时读二年级的女儿上网课,自己便开始备课、查找资料,做好为六年级毕业班学生上课的一切准备。家里的二胎宝宝当时只有一岁,体质较差,正处于黏妈妈的阶段。为了不让他打扰到学生上网课,每逢上课时,徐鄂娟便“狠心”把他关在电脑房门外,任凭他捶胸顿足地哭喊四十多分钟,有时他哭累了,甚至直接蹲在门边睡着了。晚上,等两个孩子都进入梦乡,徐鄂娟再端起手机批改学生们提交的网上作业,从来没有一丝松懈。由于长时间的饮食作息不规律,徐鄂娟的胃病复发,产后腰间的疼痛让她经常脸色惨白,吃不下饭。懂事的女儿看到后,跟她外婆打电话,徐鄂娟的妈妈劝她说:“你向学校申请一下,换人上课,然后跟孩子爸单位反映情况,让他请假回来帮你分担,疼成这样,别再傻了,自己身体要紧!”但徐鄂娟却认为这是她的本职所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又还有多少比我更困难的人挺在一线呢?于是,徐鄂娟对母亲说:“不行,这是我的工作职责,是我应该做,应该克服的。这点小疼小痛不要紧,我忍得了!”为此,到现在只要腰或者胃不舒服,徐鄂娟的妈妈就会怜惜她,说徐鄂娟不知道体会她老人家的心情,对于徐鄂娟而严,却无怨无悔。徐鄂娟只是众多闪烁的新星中最平凡的那一颗,也在发光发热。
用行动诠释榜样力量
对徐鄂娟而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得有一颗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初她选择教育这一行业的初衷就是对孩子热烈的单纯的爱。
这又不由得让她想起,一年级时班有个女孩子非常内向,说话做事都很被动,平时跟她交流都不愿回应。面对这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徐鄂娟没有无视。每天主动跟她微笑、交谈,问她今天有没有遇到开心或不开心的事,上课的内容有没有听懂……有一次,徐鄂娟无意间从她奶奶处了解到,她经常不吃早餐,便常给她带煮鸡蛋或面包,叮嘱她好好吃下去;去年她生日时,徐鄂娟特意送了她一件漂亮的裙子作为生日礼物。真心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她居然对徐鄂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尽管那笑容带着一丝腼腆和羞涩,徐鄂娟顿时激动不已,情不自禁地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记得二年级开学不久的一天,徐鄂娟如往常一样,早早地站在教室门口等候他们。“妈,妈。”嗯?徐鄂娟没反应过来,是谁在叫谁呢?“妈妈!”多好听的声音啊,这次更大声更响亮了!她笑容满面地站到徐鄂娟面前,仰起脸,此时的笑容是那么的真诚!此情此景,瞬间在徐鄂娟心头烙下了深刻的幸福印记!“是叫我吗?”“是的啊,妈妈”这次,她居然毫不犹豫地开怀大笑了,而徐鄂娟的眼睛却湿润了!意外、幸福、感动,百感交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自打那一天起,这个小女孩只要看到我,就会“妈妈、妈妈”地叫个不停!作为老师,这一声毫无血缘的暖心称呼是莫大的认可和鼓励!
于徐鄂娟而言,教育是她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是一名老师,我知道学生教育的重要性,我要全心全意地爱护他们。”徐鄂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5年,徐鄂娟在西泉小学援教时,注意到班里的一个学生家境贫寒,连大冬天都穿着破洞的袜子,便马上向校领导汇报情况,又邀请其他老师一起去孩子家里家访。了解到这个孩子是一位留守儿童,从小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家庭贫困,收入微薄,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一日三餐能有一口热饭已经是奢侈,而且家里平时照明居然点的是煤油灯!徐鄂娟便马上牵头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献爱心活动,聚沙成塔,一份份热乎的爱汇聚在一起,让这个孩子穿上了暖和的棉袄和棉鞋。
在徐鄂娟的心目中,教师是一杯水,洁净无瑕;教师是一颗星,绽放光明。哪怕回到最初的起点,她依然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做一名教师,一名平凡又伟大的教师!”
用大爱传递暖心能量
从教16年来,徐鄂娟深知作为一名老师,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始终以优秀的模范为学习榜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赢得了家长、同事的一致好评。教学、班务,诸事繁杂,尤其是开学初,经常忙得脚尖都着不了地,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尽管如此,她也从未说苦喊累,也不曾因为家庭、因为孩子而耽误过工作一分一秒,哪怕生病了都很少请假。
由于长年累月的劳累,徐鄂娟的声带逐渐长出了息肉,喉咙濒于嘶哑,严重时连说话都有困难。今年开学初,徐鄂娟不慎患上重感冒,喉咙发炎,头痛欲裂,全身酸痛乏力,但她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不为小病离课堂,不因个人误学生。课前病恹恹的我,一到课堂上,便竭尽心力撑着虚弱的病体,让自己变身为一位出色的“导演”。
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托起一缕真诚,用一颗对事业执着的心,用爱去对待,影响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徐鄂娟说:“未来,将再接再厉,永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初心,争做‘四有好老师’ ,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彰显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践行着守护莘莘学子的光荣使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无悔的青春和热血!”
(编辑:葛素文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