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爱是教育的灵魂。课堂上教书育人,迸发智慧的火花;课堂外温柔以待,丰富教育的内涵。在爱的浇灌下,孩子们更能感受学习的意义、领会成长的价值,涵养更健全的人格、更高贵的精神。古代教育家就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意思是说当师生关系比较密切时,学生才会接受老师讲的道理。为了孩子的发展,通山县实验小学夏徐艳老师一直将“做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上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作为她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时光飞逝,一转眼她三尺讲台上奋斗了二十多年了,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可她仍在不断坚持,仍在不断反思、努力,尽她最大能力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努力终有回报,她也如愿成为深受学生喜爱、家长满意、学校放心、自己开心的老师。
做学生喜爱的老师,要以真挚的爱心感染学生。学生是教师的一个天地,要做个学生喜欢的教师,首要的就是具备对学生的爱心。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关注他们。尤其是后进生,更要倾注更多的爱。夏老师平时遇到有的同学肚子不舒服,会把同学叫到跟前,帮他揉一揉;有的同学感冒了,会用自己的手贴近学生的额头,看他是否发烧;有时遇到同学值日不认真,会拿起笤帚,和他们一起扫;有的同学进步了,会送上一句鼓励的话语;捡起学生掉在地上的钢笔;扶起不慎摔倒的同学;帮助放学时匆忙穿衣服的同学拉上拉链……
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善待每一位学生,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只有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人格上尊重学生,先成为学生的“益友”,在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中,再求得“良师”形象的成立,让学生真正地感到老师是可敬可爱、可亲近、可信赖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便可以在无压抑、无顾虑的心理环境中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和积极回答问题了。教师轻松教,学生快乐学,双边活动在融洽、活跃的环境下进行。
做学生喜爱的老师,要走进孩子的心田。夏老师有洞察孩子的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知道他们的喜怒爱好。上学期期终复习阶段,大概是天气比较冷的原因,那段时间孩子对学习有所松懈,夏老师非常着急,按照惯例会严厉批评他们,但她静心一想,何不换种方式也许会柳暗花明。她突然想到学过的“特别的作业”一文,同学们对文中小丽的宽容深感佩服。就在全班开展了“找同学的闪光点”这一活动。同学眼中的小杨热心、能干,会做许多小制作,自理能力很强;小蔡能说会道,很有爱心,会烧菜;小黄像百灵鸟,唱歌很好听等等。真没想到,孩子们一下子说了许多老师并不了解的情况,扪心自问,学习之外,老师离他们有多近?一个决定在脑中闪现,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夏老师和他们一起开展“我努力,我能行”的活动,让每一个人都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带来了一个宝盒,盒中装有同学们喜欢的学习用品等,谁努力了、进步了,都可从宝盒中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孩子们觉得高兴,改变在他们身上悄悄发生,在紧张的复习中夏和孩子们的心离得那么近。
做学生喜爱的老师,要善于赞美学生。正如郑杰所说:“我们其实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美,凡受过别人赞美的人,都曾感受到了甜蜜,相较于受人指摘,人们从心底里渴望自己所做的事受人夸奖。”多鼓励学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现在的学生很在乎他人的评价,赏识教育尤为奏效。课堂上给一句表扬,作业批改后加个鼓励性的简短评语,他会高兴上好几天,上课会更认真,作业会更工整,考试会考得更出色。这种成功的喜悦带给他们的动力无穷无尽。夏老师在课堂上,在作业批阅中,经常对学生说“你真棒!”“你的潜力无穷!”“这样的见解真是很独到!”她的一个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一句嗔怪的话语都能给学生以鼓励,以感动,有时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教师这份工作有辛苦、有劳累、有心酸,也有欢笑。在夏徐艳老师的教育工作中,虽然没有太多的掌声和鲜花相伴,但她的内心是充实和满足的。因为她坚信爱是教育的灵魂,用爱教育,静待花开。
(实习编辑:刘熙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