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胡冉是通山县通羊镇第一完全小学的一名人民教师,自2015年9月进入教育系统以来,一直扎根教学一线,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守护着教育这片净土。
在乡村磨练的四年里,她不怕吃苦,勇挑重任,不仅把繁重的教学任务完成得很出色,还身兼后勤会计等工作,为老师们的教学生活保驾护航。2019年9月进入一小,凭着谦虚好学的秉性,快速进步,对于工作一丝不苟的她,有幸获得领导赏识,担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因学校情况特殊,同时还要兼任繁杂的班主任工作,巨大的工作压力并没有打倒她,反而让她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学期她又迎来了新的工作挑战——办公室主任的工作,相信她会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她先后获得了过通山县十大教学标兵、通山县优秀班主任、通山县教学常规先进个人、通羊镇十大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并斩获过咸宁市辅导员素养大赛二等奖、通山县教学技能比赛试卷命题语文组一等奖、省级论文二等奖等奖项。
乐于奉献,以吃苦为荣
初来一小的她就给大家留下了不怕吃苦的好印象。当时正值“丰收节”在石门举行,学校有十多个孩子要去表演节目,这就意味着连着三天都需要有老师带队去参加排练,大家都害怕耽误自己的教学进度不肯去,要么也是去一天,第二天就不去了。为了保证节目质量,便于跟工作人员更好的沟通,只有她选择了顶着炎炎烈日连续奋战三天,最后顺利完成任务。
疫情期间,因为医生做核酸压力过大,人手不够,要从学校派志愿者去支援,她又是义无反顾地往前冲。天气寒冷,队伍很长,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整整四个小时,她没有喝水,没有上厕所,一边马不停蹄地做着信息录入工作,一边耐心地跟有些居民讲解如何操作,四个小时下来她的手已经完全僵硬了,无法动弹。这种情况下她没有抱怨,反而笑着说:“这样的志愿活动很有意义,很值得。”
在工作中,她更是把吃苦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不管是少先队平时的日常工作、活动开展,还是老校区政教的各项事务,她都尽心尽力地认真完成,而事情想要完美就要付出很多。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上学期参加县里的才艺展示比赛,为了弘扬剪纸这项传统文化,接到通知的那天中午她利用午休时间对节目进行了构思,最终决定以剪纸秀的方式呈现。通知急,时间紧,准备时间只有一个多星期,而大家面临的是十多套衣服和配件的制作,压力真的很大!她二话不说带领美术老师和其他年轻老师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加班加点进行剪纸作品的制作,周末她又带领孩子们在操场进行排练。那段日子真的很苦很累,不过结果是令人欣喜的,简直秀节目获得了县级二等奖的好成绩。正当大家高兴之时,一个更大的难题又来了,因为上级通知我们的节目要进行视频录制,而我们的衣服是红纸做的,一场秀下来已经有所破损,已经不能再次用了。也就意味着我们要用两三天时间重新制作,并且材料要进行升级。她没有退缩,立刻召集年轻老师利用周末加班加点,团结就是力量,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录制。
用爱浇灌,做幸福点灯人
她说作为老师最幸福的不是桃李满天下,而是被学生喜欢、尊重和惦记,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爱浇灌,用心培育。初去一小的她就接手了一个全校“闻名”的班级,说起他们的“光辉历史”来,老师们总是滔滔不绝,甚至说这个班的孩子调皮到研学的时候把教官气的甩手不干的地步。经过了解,她发现这些孩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频繁换老师,以至于没规矩,班风差,孩子们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破罐子破摔,说反正老师们都不喜欢他们。针对这种情况,她没有退缩,通过接触她发现这些孩子本性很善良、很讲情义,于是她开始对症下药,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给他们进行定位,让他们在班级中都能发光发热,增强集体凝聚力。平常也会多鼓励表扬他们,让他们找到自信。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经历了很多磨难。坏习惯怎么可能一下就改掉呢?所以期间也曾有好多次被这群孩子气哭,想放弃的时候,但她还是选择了用爱去感化这群孩子!最终这群孩子们为他们的小学生涯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毕业留言册上那一句句真挚感谢的话语,毕业典礼上那一份份用心良苦的礼物,就是最好的见证!现在孩子们已经步入初中了,但是每每在路上遇到,都会热情打招呼、分享自己的近况,当孩子们因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跟她报喜时,她比孩子们还要高兴。她说每每这种时刻,她都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点灯人的幸福!
甘为人梯,舍小家为大家
2020年春,因为疫情原因,学校从线下教学转变成线上教学,作为学校年轻老师的她,当然要肩负起上网课的任务。没有网上教学经验,需要自己学习摸索,她就在家里的电脑上反复试验,以此保证网课的顺利开展。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接受当天学过的知识,除了在线批改作业之外,还要直播练习讲解,每天忙忙碌碌,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当时她的大女儿读五年级,小小的年纪本来应该由家长监督甚至陪伴上网课的,但是她却既要自觉地完成每天线上学习的任务和作业,还要肩负着带妹妹的职责。每次从学校回来,女儿总是会跟她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妹妹做了些什么、表现乖不乖之类的话,真是懂事的让人心疼!
正常的上班时间内,她既要完成当天的教学内容,还要负责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教学进度,为了让自己的班级更好地运转,部门里的很多工作她都是牺牲自己的下班时间加班完成,所以经常能看到她披星戴月回家的身影。有时候回到家两个孩子都已经睡熟了,她说看着孩子们熟睡的小脸,她满心的愧疚!
勤于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还是教学。屈原在离骚中曾言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她说作为老师唯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有资格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她也一直在坚持这样做。
初入职场时,虽然是带一年级,但要保证教授的知识都是正确的,除了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之外,就是提前学习,查阅相关资料,提前做好备课。教学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还要围绕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她说:“作为老师在给孩子们传递一杯水的同时,自己一定要保证有至少一桶水的储备。”除了语数课程的学习之外,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们也能全面发展,还要学习美术、音乐等知识,长此以往,不仅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她还成了孩子们口中“无所不能”的胡老师。
来到一小,本来可以算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师了,但是摆在眼前的却是高年级的语文,这个对她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考验。查阅资料、钻研教参、观看名家视频、外出培训等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课前书本上密密麻麻的备课就是她学习努力的见证。她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的,她用自己的谦卑的学习态度,让自己快速地适应了新的工作挑战。
她还抓住一切机会来锻炼提升自己,不仅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表现优秀,还在镇里举行的“十大教学能手”比赛中崭露头角,最终代表镇里参加县里的“十大教学标兵”比赛并获得殊荣。提起这些荣誉,她很平静的说,荣誉属于过去,那只是对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最宝贵的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自己在不断成长,不断提升。
家校沟通,助力孩子成长
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她深切地感受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举足轻重,所以她一直很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在乡下时,好多孩子的父母都不在家,爷爷奶奶又不会辅导孩子的学习。纵使有些孩子的家住的很偏远,甚至车子都无法通行,只能步行很远到孩子家里去了解孩子的情况,她也依然坚持家访。孩子在学校出现的问题也会第一时间跟家长反应,慢慢地孩子有了进步,家长们都看在眼里。乡下的家长们很朴实,知道她是远离自己的家过来教书,经常会带着自家种的蔬菜,自家土鸡生的鸡蛋来表示感谢。她说记得那时,班上有个孩子,有严重的癫痫,她会时刻关注他的动态,每次发病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家长说:“真是给老师添麻烦了,孩子在这样的老师手上,我很放心。”
回到县里,她本以为县里的家长素质更高,会更容易沟通,其实不然,留守儿童、问题儿童问题仍然很严峻,唯一好一点的就是这里的孩子离家近,更容易上门家访。很多老师都说跟家长沟通很麻烦,有很多家长不讲理。她说其实她也遇到过,但是出发点如果都是为了孩子好的话,家长们到最后态度都会有所缓和,对老师也更加尊敬。因为坚持长期跟家长保持沟通,所以她所带班级的家长与之关系都很和谐,有些家长在家里遇到了教育难题,也会第一时间向她寻求帮助和建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她说她的教育之路还很漫长,她一定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三尺讲台育英才,认认真真做教育。
(编辑:谭茜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