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王能朗 吴釵 张涛)走进通山县实验高级中学,人们看到的是:校园内果木成荫,一栋栋教学、行政、宿舍楼掩映在校区内的百花丛中,运动场上,一群群学生在操场上打篮球,做体操;听到的是课堂内书声琅琅、歌声嘹亮,到处呈现一派师生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景象。该校党委书记晏亚光介绍道:“通山县实验高级中学积极创优校园环境,让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有优良条件;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喜闻乐见、易学易懂。如今,老师在校工作真心,学生在校读书安心,家长对小孩在校学习生活放心。”
一堂堂德育课,让学生精华得到提炼
“今天我们坐在教室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学业有成,将来报效祖国……”在现场只见高三(一)班教室内,老师讲、学生答,课堂内气氛十分活跃……这是笔者在通山县实验高级中学采访时,看到该校老师给学生上思政课的一幕。
学生郭子英,在考上通山县实验高级中学时,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读书目的不明确。该校高二(三)班的思政老师蔡国平在每次的思政课教学中,除了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式外,利用老一辈革命家从小树立读书是为了拯救国家的宏心壮志的事例,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志向。该校的思政老师们通过一堂堂的思想道德教育课,提升学生们人生精华和思想境界。学生张怀念,学业成绩明显得到提高,各学科综合成绩名列高二年级的前十名。
如何做好立德树人?通山县高级实验中学采取“每月一主题,每周一班会,每天一次班级夕会”的方式,强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此提升学生思想品质和素养,增加学习动力。学生郭芷祺说:“学生开设的思政课,是给我们输氧造血,补充正能量,让我们在校读书明确了学习方向。”
一堂堂思政课,从而有效地促进该校的校风、学风转变,一股“学先辈、树理想、见成效”的比学赶超热潮在校掀起。到目前,该校有6名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知识竞赛,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家长代表郭梦兴说:“这是该树抓德促智带来的有效成果!”
一餐餐“小灶”,促学生成绩共同提升
在通山县实验高级中学教师办公楼,每天晚上,只见206室的办公室的灯常亮着,当室里的主人王茜离开办公室时,人们已进入梦乡之中,当王茜从办公室走出来,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唯有县城的路灯是亮的。每天晚上,王茜老师要么在辅导成绩偏差的学生做作业,要么是在做好备教批改工作,为第二天教学作好准备。
高二(一)班学生徐奥深,刚到通山县实验高级中学读书时,常为自己学科偏科而萎靡不振。在王茜老师的“小灶”加“营养餐”的调理下,他在学校每次期中(终)考试获得优异成绩。
高二(十五)班语文老师华家佳,她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她用四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写作自主性。一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新闻,让学生从中受启发;二是通过古文教学,积累历史人物素材;三是运用范文,让学生读写、仿写;四是运用科技手段,以写日记、读感想,发“朋友圈”,让同学们互相学习欣赏。她所教的班级学生谢宇淇在参加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比赛获得一等奖。
如何让学生学得进,记得牢?通山县实验高级中学的老师都采取因势利导,因人施教的方法抓好课堂教学。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实行提速式推动,对成绩偏差的实行开“小灶”,有效地促进学生成绩共同提升。到目前,该校已有822名学生已获得国家和省、市作文、数学、物理、英语的一、二、三等奖。
一次次课外活动,使学生素能得到提高
在每年的清明节到来,该校就将学生们组织起来,到烈士陵园,革命先辈遗址打扫卫生进行悼念,以自己的行动寄托对先辈的哀思。
在鄂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一队队胸佩团徽的学生们高唱着“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这首歌,他们给革命烈士献上一束束鲜花,举起右手宣誓“认真读书,报效祖国”。
在通山县历史博物馆,学生们都肃然起敬地站在纪念馆里,认真聆听讲解员对石瑛先生事迹的讲解。同学们通过深入了解石瑛先生“救国必须读书,读书方始救国”的崇高理念后说:“石瑛先生的以读书为本,选择留洋新学,谋求救国,我们一 定要继承和发扬他的救国精神,好好读书,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走进通山县实验高级中学,只见该校的学生们自觉在早、中、晚的课余时间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有的在篮球场、乒乓球室打球,有的在学校的多功能室内唱歌跳舞,做健身操。学生聂陈恩说:“学校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以此助推我们在学校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到目前,该校有16名学生参加了学生运动会体育比赛,有7名学生获得了国家、省、市颁发的奖杯。
“扶苗助长,浇花争艳”。该校的校长阮寿雄介绍道:“学生病了、老师第一时间知道,学生有情绪、老师第一时间开导,学生有了进步、老师第一时间鼓励,学生成绩有了波动、老师第一时间帮助分析问题原因。如今的通山县实验高级中学已办成了既是学校、又是家庭的乐园”。
(编辑:葛素文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