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物】心系教育,不忘初心 -——记通山县迎宾路小学成毕芳事迹

云上通山报道:成毕芳,女,自1996年蒲圻师范毕业起,就一心扎根人民的教育工作中,兢兢业业地从事教育工作快30年了,其中24年都在通山县大路乡工作,2020年调入通山县迎宾路小学。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县城,她都是这样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她始终坚持用真情和爱心陪伴学生健康成长。从细节入手,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爱,关心学生的一些生活细节也是爱;给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是爱,没事跟学生一块聊聊天也是爱,因此,像“感冒好点儿了吗?”“天要下雨了,有没有同学没有雨伞啊?”“明天冷空气要来了,请同学们多穿点衣服。”这类的话便常常挂在了她的嘴边。真诚的态度、耐心的教育,拉近了她与家长、学生的距离,彼此的心也逐渐贴得更近了!

以校为家,真心待人

在工作中,她总是以校为家。每天第一个到学校、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学生们有时候都不由自主地错喊她“妈妈”。

2020年,通山县迎宾路小学建成投用,成毕芳成为首批入校老师,她仍然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学校有午托,有不爱午睡的学生每到下午上课就打瞌睡。她为了培养他们的午睡习惯,就将这两个小孩的床位安排在一起,她中午就守着他们午睡,直至孩子们学会自主午睡。为了不让孩子们被蚊虫叮咬,在寝室能好好午睡,在教室能好好学习,她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学生寝室和教室,将蚊香点好,然后才去吃早餐。一干就是到现在,坚信她能为了学生一直站好这一班岗!

她爱学生,所以学生也爱她,即使她离开了原来的学校,但是她教过的孩子们却没有忘记她,甚至她的生日孩子们都能记得清清楚楚,每当看到这些,她都会热泪盈眶,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她平等地爱每一位学生,坚持做到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忙、多鼓励,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促其发出更大光芒.

终身学习,牢记使命

“活到老学到老”是她的人生座右。为了让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她不断地专研教材、认真备课,并且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知识和传授知识这方面上。所以她的学生每到下课就会跟着她来到办公室找她“谈人生”,或者主动来办公室找她课文,还经常在课下找她说:“老师,你比我妈年轻多了”、“老师,你比我以前的老师温柔多了”……所以每当下课,她的身后总会有几个小尾巴跟着。

她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乙等水平,2006年7月曾考取省级普通话测试员的资格。在工作中,她经常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各种赛课活动,其中她有一节思品课、一节英语课还有一节音乐课,都曾获得县级一等奖,2019年5月份,在全国的网课大赛中,她的语文《燕子》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2020年6月她辅导学生徐奥琪、徐小蝶参加咸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咸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等奖。2023年湖北省教育局举办的“新时代好少年.传承经典 筑梦未来”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朗诵交流中,她辅导的学生杨添乐获得了省一等奖,接着她们在咸宁市教育局举办的“中华魂”主题征文演讲比赛中获得市二等奖,在工作期间她曾被通山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的称号。她撰写的论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在《教育学》杂志社发表并荣获一等奖。2020年她参加通山县纪委、县文化局、县旅游局举办的“诵廉政诗歌,扬清风正气”比赛中获得县一等奖。

回报社会,不忘初心

在紧张忙碌的工作过后,成毕芳又投身到社会的公益活动中来。2022年7月,她参加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通过了省红会的专业考核领取了师资证书。为进一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学校职工应对突发事件及意外伤害的应急救护和自救能力,2022年11月9日成毕芳在迎宾路小学对全体教师和学生开展“急救技能科普培训校园行”主题科普讲座。

2022年12月,为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在通山县迎宾路小学工作的她特别推出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微课,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为了回报社会,她在不断地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教师的自我完善之路永无休止,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她仍然严于律己并且宽以待人,在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实习编辑:刘熙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