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一中语文教师阮长城获评“楚天名师”

云上通山报道:近日,湖北省委人才办、省教育厅已发布文件《关于印发2023年度楚天英才计划·“楚天名师”名单的通知》,教育系统“楚天名师”69名、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楚天名师1名。其中通山一中阮长城老师名列其中,这是他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后获得的又一省级荣誉。

一、阮长城湖北名师工作室(高中语文)简介:  

2021年咸宁市阮长城张兴旺语文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始终坚持以课题为引领,围绕“乐享语文”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工作室全体成员团结奋进,共同进步。2022年工作室被评为市级优秀工作室。工作室成员参与设计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获省级一等奖,工作室课题“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课题分别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首届“湖北好教研”成果三等奖。工作室成员在市级省级讲课比赛中大放异彩,获得荣誉。2023年工作室成员2人被评为“咸宁市名师”,2人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2人被评为市骨干教师。

2023年12月,阮长城湖北名师工作室(高中语文)成立。秉持“山水语文”的理念,一群志同道合的“语文人”在主持人的引领下,融诗意于课堂,徜徉于文学的殿堂,领略山水之乐。

在工作室这个平台中,一批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校级公开课、示范课,课题研讨会议等各级各类教学教研活动如火如荼;深入教研,思考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成员们积极撰写了各类教学教研论文;开拓创新,坚持不辍,将专业和个人爱好结合,创建工作室和个人公众号,为学科教学出谋划策;示范引领,学科教学、备考经验的分享,助力区域语文学科成长;培养新人,立足课堂,带领新入职教师及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

2023年度工作室成员金星、焦永熙在市级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工作室成员张丽洁在湖北好课堂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工作室成员程铮、成芳在各级讲课比赛中获二等奖。工作室核心成员黄艳铃受邀在第四届“说高考”学科展示活动中作微报告,工作室成员成丽炜、周莉在展示活动中表现优秀。2023年6月,工作室成员黄艳铃、叶爱华为《香城都市报》撰写高考下水作文,反响强烈。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项征文类活动,周莉等老师在咸宁市首届学科与职业融合大单元设计活动中获奖,工作室成员黄艳铃、胡明月、叶爱华等老师在文章杯作文大赛中大放异彩,其中黄艳铃老师获得特等奖。

二、“楚天名师”阮长城简介

从教33年来,他始终对工作满怀热爱之情;学识渊博,不断创新,多年来,学习借鉴名校教学改革的经验;教学、教研成果优秀,先后被评为“通山名师”“咸宁名师”“咸宁市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咸宁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特级教师”。《诗歌鉴赏之比较异同题》、 《教育,让生命之花绽放》等多篇论文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竞赛中获奖,在省国级刊物上发表。被评为“全国百佳教育学术研究带头人”,主编的校本教材《通山一中自我教育读本》获省学校文化建设年度成果一等奖。参加或主持了多个省国级课题的研究。

三、学生同事评价: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在我眼中,阮老师就是这句诗中辛勤的蜂,虽事务忙,却永远不会迟到;虽疫情肆虐,但始终陪伴我们。那严肃而威严的脸上,写满了对我们奋进的期望;那舒展可爱的面庞,镌刻了对我们深深的疼爱。阮老师不仅深谙语文的学习,而且注重引导班级向上的学风和强调班级纪律,他真正把学生放在心里,用心浇灌每一朵花!

——2023届毕业生许胜刚

他教学管理能力突出,2017年创新“高效课堂”,有效提升了学校常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该校近年来高考成绩喜人。他教研能力过人,16篇论文在省国级报刊发表,3次主持省国级课题并顺利结题,3次参编教辅资料,2次主编校本教材。他奖掖后进,催人进步。在他的带领下,阮长城湖北名师工作室成员扎根课堂教学,在优质课竞赛中大放异彩,在论文评比中榜上有名,在教学报告中启人深思。

——咸宁市教科院廖鹏

他的语文教学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高”。站位高,境界高。他立足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在高中课程改革大潮中勇立潮头,在教学设计、课堂展示、效果检测各环节贯彻新课标理念,着眼于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高屋建瓴,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实”。教学实,成果实。他的教学踏踏实实,没有花架子;学生每节课的收获都是实实在在,获得感满满。三是“新”。风格新,日日新。他融合各大名家教学风格,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他的课永远走在创新之路上,不管是阅读课还是高考复习课和作文课,都做到了推陈出新不停步。四是“严”。环节严,要求严。他的教学环节深入浅出,严谨严密,环环相扣,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还受到了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的熏陶和感染。

——同事语文教师王武侯

转眼从一中毕业14年,阮长城老师治学严谨、教学严格、为人和蔼有温度,让我印象深刻。当年的很多记忆,也历历在目:每次月考,阮老师会逐题统计错误率,并深度剖析与讲解;开学之初,让每个学生写下年度目标并为之持续奋斗;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嘉奖、鞭策、疏导总是“及时雨”。毕业后,阮老师也一直关注学生的成长,持续指导,鼓励我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2010届毕业生章武林

(编辑:阮百川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