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特约通讯员 张凯)随着冻雨和极寒天气的来临,加之预料之外的恶劣天气,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内,干部职工和护林员们,迅速进入了紧张而有序的应急状态。
“徐站长,今年通山的冻雨很严重”。熊海波,一位经验丰富的护林员,与站长徐臣树在手机上查看着九管会工作群内不断发出的天气预报、工作提示,共同商讨对策。
“我们必须立刻行动,确保这些小动物们能够安然度过寒冬。”徐臣树坚定地回应,眼中闪烁着对这些小生命们的深切关怀。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保护区的精细化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迅速展开。五个站点、农村科、景区科以及林场的近120名干部职工和护林员,提前深入山林,安装、检查红外相机和监测设备,密切关注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
他们发现,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已经开始寻找食物和避寒的巢穴,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严寒。
为了帮助“山林之客”们度过难关,各站点在所属片区设立了多个投喂点。疫源疫病监测站根据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向各站点配发了玉米、坚果、干草等食物,供工作人员定时投喂。
同时,清理了山间的水源地,确保动物们在冰雪覆盖的环境中仍能饮用到清洁的水。
护林员们在动物常出没的地方搭建了简易的临时栖息地,为它们提供了避风雪的温暖之所。
金家田管理站站长陈鹏,在冻雨下来前,正忙碌于野外的投喂工作,“投喂还得注意点位的隐蔽性,减少对野生动物自然行为的干扰”。
九管会保护科的王建介绍说,得益于今年提前制定的详尽应急预案,以及加强机动巡护和对外来物种入侵、疫源疫病的严密监测,九宫山的野生动物已在冰雪来到前做好了充分准备。
当第一场雪悄然降临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依然坚守岗位,通过监控设备、日常巡护关注动物们的动态,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这个寒冷的冬季,正是这些守护者的不懈努力,让九宫山中的“山林之客”得以安然度过每一个寒冷的夜晚。
(实习编辑:刘熙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