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池夜读】第783期丨震宇朗读 《读己所喜,多求甚解》


点击音频收听


读己所喜,多求甚解。

中国有句成语叫不求甚解,是说有些人读书很多,但都囫囵吞枣没有读懂。小孩子我们可以强迫他们进入阅读,那么成年人除了也需要强迫自己以外,还需要有一个怎样选择书籍的问题。这个方法叫做:读己所喜,多求甚解。

你怎么知道自己喜欢不喜欢这本书呢?做减法:一本书,看第一页;再看中间一页;再看最后一页。就看三个地方,喜欢就读,不喜欢放下,就这么简单。

当然,有可能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但是没有关系,就像我读《金刚经》一样,当年我买了,屡次地翻开屡次地放下,不是书不好,是我没达到那个阅读水平,10年后的一天,我发现自己忽然可以流畅地阅读了,且越读越喜悦了。

阅读切忌人云亦云,切忌听信广告宣传,切忌看它是否流行。你必须喜欢,这才最重要。你要跟这本书有缘,这个最重要。

读书就跟找爱人一样,要有眼缘,第一眼就喜欢,你才读得进去。没有关系,不会错过好书,因为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会喜欢不同的书籍,说不定你今天放下的书明天却会喜欢上它。

阅读是有机缘的,也是不管年龄任何时候都为时不晚,50岁都可以学木匠的,比如我们单位罗司机,一直都在开车,50来岁的时候,偶然一天从车上发现一本中医按摩的书,忽然就兴趣大发,马上就开始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阅读,力求甚解,身体力行,几年过去,现在已经很厉害了,我们单位谁睡觉落枕了,他手到病除,现在找他按摩的人要排队等候。

读书哪怕只读一段、一部分,也要多求甚解,要读懂它。懂了就是作者把他的感悟传达给你了,你就可以拿来运用到你的生活状态中、精神状态中、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中。这个非常重要。

减法之二:有几类书籍你可以避开。第一类,“心灵鸡汤类”,不碰。心灵鸡汤类的书几乎都是泛励志和滥抒情,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要你加油和坚强,要你开口先说感恩我的爸爸妈妈。这些肉麻文字的杂乱纠合,就是书籍里的地沟油。

第二类,“成功学厚黑学教你一招类”,不碰。在我女儿的建议下,我会偶尔看看电视节目《非诚勿扰》,我看见不止一个男孩子说他喜欢看书,但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的书籍,几乎都是这一类。是如何成功如何搞定你的老板,这也叫看书啊?这种书不要碰它,毫无用处。而且一个人根本不可能靠一本书列举出机械几条方式,就可以成功,就可以搞定你的老板,人事多复杂啊,老板多狡猾啊,你做梦吧!

第三类,“伪宗教的虚无玄妙迷信类”,不碰。这些书都被编撰者简化了、演绎了、戏说了、迷信化了,失去了宗教的本真意义。宗教书要读就读经典,不要读那些瞎编的书。

第四类,可以叫做最值得警惕的一类书:名人传记。我不是说这类书不要读,但要慎读!大家想想,失败者是没有传记的,传记全是成功者,是极少数天才,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有那种天分和机遇的。许多人看多了名人传记,容易得病,这个病就叫做“传记选择偏见”,这种偏见会固执地影响人的行为,老以为自己是天才,老以为自己是特殊的,是被上帝选中的。许多人会严重脱离现实而误入“现实扭曲场”,还认为自己是接受了励志,在做很正确的事情。某人也许是一个很好的技工,结果要做乔布斯;本来是安分贤淑的一个女会计,结果到处赶场花大钱包装自己要当歌星。这就往往导致人生悲剧,处处碰壁,一生无成,枉费一条性命。


池莉

1957年出生,女。湖北武汉人。1974年高中毕业作为知识青年下放赴阳长县淌口公社,兼任小学教师。1976年招生回城,就读于冶金医学专科学院流行病专业,毕业后工作于武汉钢铁公司卫生处。1983年再度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并于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后工作于武汉市文联,历任文学编辑、专业作家、文联主席。全国人大第九、十、十一、十二届代表。武汉市政协常委。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第六、七、八届主席团委员。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小说《来来往往》《所以》《烦恼人生》《你是一条河》《生活秀》《有了快感你就喊》《看麦娘》《她的城》,散文集《怎么爱你也不够》《熬至滴水成珠》《立》等。主要作品见诸《池莉经典文集》(9卷)。《烦恼人生》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月报》百花奖等,《心比身先老》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作品获《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当代》《十月》等刊物奖及湖北屈原文学奖、湖北金凤文艺奖等各类奖项80余次。多部小说改编为影视作品,并译有法、英、日、韩、意、泰等语种出版。

李震宇

现供职于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媛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