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特约记者 徐大发)元旦那天,通山县通羊镇茅田村5组村民黄有良被特邀去武汉参加了献血志愿者年会。年会在武汉血液中心江南分中心开展,活动由湖北经视“桃花朵朵开”节目知名主持人大宏主持,有上千的献血志愿者代表参加。近年来连续献血达20次以上的献血者才有资格参加这次盛会。黄有良自2004年至今,已累计献血187次,其中献全血19次,献血小板168次。献血总量达77500毫升。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黄有良就想献血。他在江西务工时,接触到了医疗方面的相关知识,并从中得知:献血对人的身体有益,从此想去献血的念头一直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时分有偿献血和无偿献血两种模式。他看咸宁报和通山电视,都没找到献血在何处。2003年,他从本村4组献过血的女青年黄桂英那儿获知,在老县政府前每周在固定的时间(星期五)都有采血车来采血,市民可以自由献血。
第一次献血黄有良记忆很深刻。2004年3月26日,他一个人特地骑着自行车赶到老县政府前,在咸宁市中心血站派来的采血车上献了400毫升血,并留下了联系方式,从此便开始献血之旅。8月2日,他献了第二次血。第三次献血是2005年4月25日,以后就几乎年年有献血,只有2006年被狗咬过一次没有献血。
记者发现在一叠叠荣誉证书里,还掺杂着一本破旧的日记本。
“这个笔记本是我用来记录自己的献血情况的。”
2005年4月25日,通山献全血400;2007年4月17日,血站机采血小板211;2018年6月26日,血站机采血小板233……
“把这些记着是为了能更清楚自己身体的造血速度,能多献几次血,把那一年的空缺补起来。”黄有良说。
2007年3月15日,等待了一年的黄有良来到通山献血处,告知对方自己想献血小板,不料却被工作人员告知,因设备技术原因,通山无法献血小板,只能去咸宁血站捐献,听闻工作人员如此说,黄有良又立即搭车前往市里。
“当时找了好久才找到血站。”黄有良说,因为对咸宁路线不熟,加上血站换了位置,自己找了好久才找到血站。
“但还是不能献血小板。”黄有良说,血站工作人员告诉他,献血小板只能等下一次,他便献了400毫升全血。
2007年4月17日,黄有良再次来到咸宁血站,捐献了血小板,那次相当于献了800毫升全血,之后几乎每个月他都会来此献血小板……
献全血20多分钟就可以完成,献一次血小板需在床上躺着花一个多小时完成。献血小板,是让全血在体外循环,只留下血小板,其他血液再回流到身体里。
在黄有良的手机微信群里,有20多人的献血好友,每年他们都会相约去献血,也在一起交流感情,分享心得。2019年,11月5日那天他同咸宁市里的献血好友一起去了武汉献血。自此后他的献血“江湖圈子”越来越大,他说能为社会做点个人奉献,感到很快乐。
黄有良住在很简陋的老房子里,屋里陈设极其简朴,生活很朴素清苦。但他是精神的富有者。他今年56岁了,按照规定,公民年满60岁就不能献血了,他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会一直奉献下去。
1月22日,黄有良又献了一次血。
黄有良珍藏有52本献血证。去年他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奖终身荣誉奖。他先后获得过7次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1次银奖;一次省级奉献奖,1次市级先进个人荣誉。
据茅田村村主任徐初习介绍,黄有良曾两次把他的护林员公益岗位让给最困难的村民。前年天干,为了保水源他个人垫资7000多元给水库整漏。并义务管理整修供水管道设施。他这个人总是默默无闻的热心公益事业,不求回报。他有那么多的献血证和荣誉证书也是最近才知道。
(编辑:张媛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