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 通山交出满意答卷】V视 | 县人社局:高效办好民生实事 全心全意增进民生福祉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孟军 见习记者 袁诚)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为维护工伤职工权益,我县积极落实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全力推进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的工伤保险政策体系,连续多年对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进行上调,工伤保险事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1月16日一大早,南林桥镇村民徐耀东来到县人社局城乡居保工伤待遇支付股咨询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政策。在得知伤残津贴、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三类人员工伤待遇分别提高10.57%、10%、10.39%后,徐耀东竖起了大拇指。

徐耀东

南林桥镇

村民

自从我哥因公殉职以后,我母亲领的抚恤金从原来200多元一个月,现在有1580元钱,每个月、每年的调整或者其他事,不要我们操一点心,政策来了,工作人员就直接给我们调整起来了,工作人员也相当关心我们。

家住李渡村七组的郑远泉今年67岁,三级伤残人士,他告诉记者,近几年随着伤残津贴待遇和标准的多次调整,相关部门也不断优化工作服务质量,每月的伤残津贴不断提高,现在自己的生活衣食无忧、更有保障了。

郑远泉

李渡村村民

(职工伤残津贴)原来不定时也不定位,今天不知道在哪发,明天也不知道在哪发,搞不清楚,让我们吃了很多年的怄气饭,现在他们所有科室人员对我们非常关心非常重视,都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发放及时,额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方针,给我们执行到位,并且是让我们不操半点心,让我们实实在在体会到了老有所养,让人生留下了很大的希望。

优化服务,笃行实干,在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的同时,县人社部门还大力宣传工伤保险政策,加强工伤基金的监管,进一步帮助参保单位全面落实工伤事故预防、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高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和预防工伤的意识。2023年,全县参加工伤保险单位646家,征收工伤保费520万元。

朱丛颖

县人社局城乡

居保工伤待遇

支付股股长

我县参保人数大幅提升、覆盖范围逐年扩大、待遇水平逐年提升,我县工伤保险惠民政策让劳动者无后顾之忧。截至目前为止,我县工伤保险包括企事业单位、农民工、建筑工在内的24151人参加了工伤保险。

近年来,县人社局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依法经办”的理念,多举措强力推进工伤保险工作,不断加大工伤预防宣传力度,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和保障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方式,全力实现工伤保险高质量发展,让工伤保险惠民政策在更大范围、向纵深方向扎实推进。

张南洋

县人社局

副局长

适时调整工伤保险待遇水平,是我县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工伤职工以及工亡职工亲属的关怀,既是工伤保险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根据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工伤保险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工伤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和统筹效率,完善‘大预防’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等无劳动关系从业者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积极构建我县多层次工伤保险制度体系。

(一审:葛素文   二审:唐成  三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