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王志娟,女,出生于1980年5月,通山县实验中学七年级组教学主任兼英语教研组长,中国英语教育学会会员,通山县送教下乡团队核心成员,通山县首届教坛新秀,通山县优秀教师,咸宁市常规优秀教师,多次辅导学生参加英语竞赛获全国一等奖,多次获得各级各类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说课,优质课比赛等奖项,教学论文在各级与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多次主讲示范和送教下乡,获得老师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多次指导青年教是在省级,市级,县级说课和优质课竞赛中获奖。
1999年7月,王志娟老师怀着对教育事业无比崇尚的神圣情感,走上了三尺讲台。25年来,她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业,敬业,乐业。25年如一日,她辛苦地耕耘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用全部的深情精心浇灌着稚嫩的幼苗,用满腔的热血谱写着自己的教育乐章。
追风赶月,心有山海
1999年,王志娟老师阳新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通山县宝石中学教英语。她深知,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工作之余,她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参加函授,走进成人高考考场。200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在华师这片神圣的沃土上,她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那就是用心专心精心学习,把自己知识的水桶装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一名专业知识过硬的英语老师。她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攻克了学习上一个又一个难题,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在这两年里,她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六级,专业四级、专业八级,通过了学位(日语)考试,最终,她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毕业。2005年7月,她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进了通山县实验中学。如今,在实验这片沃土上她默默耕耘了19载。
有追求才有激情,有理想才有动力。王老师把教书作为自己的事业,把“做一位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作为自己的追求。正因如此,她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内化到无怨无悔、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的中。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她研究吃透新课标,反反复复揣摩教材,努力让自己的每堂课都成为“精良制作”的好课。同时,她通过积极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积极外出培训学习、参加各类型教学教研活动来提升自己。很快,她便从青年教师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并多次获校、县、市以及省级优质课、说课竞赛一、二等奖。由于成绩显著,她被学校聘为青篮结队辅导老师,被评为通山县首届教坛新秀,被县教研室遴选为送教下乡团队核心成员。在送教下乡活动中,她执教的课多次被评为示范课。2012年至2017年她担任实验中学年级英语备课组长,2017年至今担任实验中学英语教研组长。
春风化雨,弦歌不绝
在王志娟老师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尽管开放的时间和形式不同,只要用爱浇灌,终有一天他们会散发芬芳。
2019年,王老师的班上从乡下转来个叫李涛的同学,平时上课经常迟到,上英语课说话,不认真听讲,回家很少写作业。王老师找他谈了几次话后,了解到李涛同学是留守儿童,他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为了受到更好的教育,父母在县城租房子把他转到城里来让奶奶带他读书。他小学在乡下念书,英语基础比较薄,想学,但又听不怎么懂。于是,王老师经常利用中午或晚自习前的半个小时来为李涛同学辅导。作为英语老师的她不但辅导英语,还辅导数学。有时,数学题没弄懂,她就去找数学老师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再去辅导李涛。虽然累,但看到李涛一点点在进步,她感到很欣慰。有一次李涛同学生病请假了,王老师特地买了一大提水果、熟食,步行六七里路去看望李涛同学。见到王老师的那一刻,李涛同学的奶奶感动得热泪盈眶,李涛同学也仿佛感受到了慈母般的关爱,期末考试他的成绩有很大的进步。初三毕业时李涛同学特意加了王老师的微信,到现在王老师还时常收到他的祝福短信。
对李涛如此,她对全班学生都一样,用爱倾注,努力去做学生最知心的人。班里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学生和家庭情况特殊的孩子,她在管理中都特别注意教育方式和方法。除了经常苦口婆心的劝说、鼓励,辅导功课,她还经常与他们的家长沟通,积极主动去帮助学生。在她的班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恰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教不严,师之惰。”作为班主任的王老师用热情关爱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也用严格要求来引导、规范学生的言行,这样,才能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严师不易,严师难为。但心中有爱,言之有度,言之有理,便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严爱相济,求真务实,这是王老师一直深受学生喜爱,家长信任,领导好评的原因,也是她教学成果丰硕的法宝。
2020年疫情期间,作为班主任的她在学校开始网课之前,组织班上的学生在微信上分组学习,她绞尽脑汁拍教学短视频,把每天新课的重点知识写成笔记,拍照发给学生。学校开始上网课后,她又主动承担了七年级英语线上教学活动。课前,她精心备课,制作课件。课中,与学生连麦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后,她常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听课、作业等情况。由于学校线上教学使用的是企业微信,无法统计清点学生人数,也没办法检查作业。于是,王老师便利用钉钉给她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上直播课,一上就是一个多小时。她还制定了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在钉钉里面设置早自习打卡朗读和检查学生的作业的任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时为了一个学生的作业,往往是连续多次语音通话,对学生进行一一辅导。她这样几十天如一日,坚持给学生上课检查作业,查学生听课人数,查哪些学生听课了,听了多久,哪些学生没有听课,之后又把这些情况反馈给家长。隔屏不隔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老师就这样用慈母般的爱滋润着每个学生,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提灯引路,育梦成光
如果说学校是她生命中成长的沃土,那么课堂就是她展示生命价值的绿洲。王志娟老师对人民忠诚,对教育事业热爱,以火热的心,无尽的爱,埋头苦干,默默耕耘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创造性地工作,在育人的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谱写着执着、勤奋、严谨、求实、关爱的动人篇章。
从教二十五年来,她始终不忘初心,勤恳踏实,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努力钻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把爱心洒在学生柔嫩的心田,把团结融在教师队伍的行列,把奉献留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有付出,必定有回报。近十年来,无论是教学,还是在教研方面,王老师都收获满满。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她所带的班级考试成绩长居同年级同类班级榜首。
作为英语教研组长,她带领全校英语老师探讨教学方法,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研究破解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她在自己进步的同时,还不忘做好传、帮、带工作,精心辅导年轻教师,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带领他们听课、磨课,不少年轻教师走向成熟,已经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王老师是县教研室送教下乡团队的核心成员,她把自己多年积攒的教学教研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乡下兄弟学校,和他们一起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令工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她所带的班级不少学生考入华师一附中、鄂高理科班。她辅导学生参加英语竞赛,不少同学获国家、省级一等奖。由于工作出色,2021年春,学校任命她担任年级教学主任兼学校英语教研组长。
师者,如泽如炬,虽微致远。二十五年,沧海横流,岁月成碑。一批批学生来了,然后又走了,但王老师的那颗爱心经久未变。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王老师将继续用爱与责任守望未来,铸不朽师魂,普教育华章!
(编辑:张媛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