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县融媒体中心与县摄影家协会合办《图说通山》栏目,旨在通过摄影家们的镜头,通过图文的形式展现通山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充分展示通山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彰显通山的独特魅力。
▲闯王镇汪家畈村鸟瞰图
▲美丽乡村入画来
一幢幢农舍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纵横交错,一张张笑脸质朴幸福,一场场文体活动笑声不断......在闯王镇汪家畈村,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美丽画卷,正和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声,在这片沃土上铺展开来。
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条泥巴路,杂草丛生,路面窄到仅够一人行走,而这条路又是村民到镇区最便捷的路。共同缔造活动中,村民们对修建河堤路呼声很高。可是整个工程修建需要40万元费用,这让村两委犯了“难”。但是修建河堤路是全村人的心愿,修建势在必行。为此,村两委和共同缔造理事会发出倡议,自己的事,大家自己干,一起来共同修建。这一倡议,得到乡贤和村民们的一致拥护。
▲散步休闲的村民
“过去路不好走,两边都是茅草,现在这条路修得有好处,走路方便、开车方便。”闯王镇汪家畈村村民涂艳英说。
▲美丽乡村入画来
闯王镇汪家畈村党支部书记汪立果介绍说,“砖是乡贤捐赠的,鹅卵石是我们群众到河里去捡的,当时修这条路的时候按预算是四十多万,实际上我们做了下来只花了8万块钱。”
▲光伏产业在汪家畈村不断壮大
汪家畈是闯王砂梨的主产区之一,但过去的品种因为树龄老化,品种单一,成为产业发展瓶颈。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全面推广砂梨品改,以优质品种替代老品种,让老梨树焕发新姿态,增加产业收入。在村委会河对面200多亩基地里,满园都是梨子树,这都是村委会给村民免费提供土地、果苗。
▲闯王镇汪家畈村(砂梨)成功入选湖北省第一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土地跟这个梨苗都是村里面提供的,然后老百姓他负责管护,98%的这个收益是归农户,2%的收益是交给村里面,所以老百姓对这个事情也非常的支持 因为毕竟他投入的少。”闯王镇汪家畈村党支部书记汪立果说。
如今,汪家畈村推行“村民事儿商量办”,以村民群众房前屋后的小事和急难愁盼的实事为切口,推进实施一批村民群众热心期盼的民生项目。同时依照村民群众的提议,注重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利用村湾随地可见的砖瓦石块等建筑材料,在保持同村湾建筑风格相协调的前提下,建设村湾各处“微景观”,争取把村湾打造成为新一轮的网红打卡点。
乡村振兴正当时,旖旎风光入画来。沐浴着新时代的暖阳,伴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脚步,闯王镇汪家畈村乡村振兴正走出铿锵的足迹。
图:周建军
文:唐 成
(一审:葛素文 二审:徐唐生 三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