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通山县委:争做志愿服务排头兵 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邱莉莉  涂石妍) 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中,团通山县委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积极探索凝聚青年、组织青年、动员青年的新路径,搭建青年施展才华、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团结带领各级团组织及青年志愿者争做青年志愿服务排头兵,以青年之志、青年之力美化了家园、助推了发展、赢得了认可、实现了抱负,让红马甲成为了通山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有效推动县域共青团改革阔步向前。

在倡导文明、树立新风上做排头兵。团县委建立扁平化运行机制,合理借助微信、QQ、公众号等社交网络平台,动员各级团组织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掀起学雷锋、做志愿、倡文明的热潮。全县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全年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70余场。为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示范带头作用,引导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金晖行动”、“助老爱老,义剪到家”免费理发、“情系端午节,爱在福利院”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中小学少年儿童通过“小手拉大手”广泛开展廉洁树新风、红领巾讲雷锋故事、交通劝导争先锋等活动,引导父母家人朋友讲文明、懂礼让、树新风,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

在美化家园、服务社会上做排头兵。团县委以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青年之家为依托,结合微信社群等构建网青平台,常态化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美化家园上担当作为。聚焦文明城市创建、和美乡村建设等热点问题,各乡镇团委、县直单位团组织及青年文明号单位广泛开展“共同缔造 清洁山城”、“美丽长江 青春行动”、“共植青年林 扮靓文明城”、“河小青 保护母亲河”、“美丽小天使 共创文明城”、“厨余垃圾变身纪”等志愿活动,激发青年共建热情,合力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在服务社会上奋勇争先。今年通山县成功举办湖北农产品产销对接幕阜山(咸宁)片区行展销会,会期内组织106名青年志愿者常驻会场,帮助场地布展、引导观众参展、维护现场秩序。同时,在疫情期间,我委积极号召230名志愿者加入疫情防控工作,充实基层网格力量,帮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信息流调排查、疫情值班值守、文明引导、防疫宣传等疫情防控相关工作。针对疫情期间医疗资源不足的状况,积极联系14名医学专业学生到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志愿服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年力量。

在关爱幼小、护驾护航上做排头兵。团县委始终把帮助青少年及少年儿童作为志愿服务的主方向,聚焦防溺水、未成年人保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青少年心理辅导、关爱留守儿童等领域部署安排青年志愿活动。对防溺水工作,暑期组织12个乡镇青年突击队常态化下沉,广泛开展防溺水宣传,加大重点时段、重点水域的巡查力度和频率。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开展未成年人安全自护教育,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联合各学校大队委,常态化开展法律知识进校园、安全自护进校园等活动,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对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开展“从心启航·青春作伴”心理疏导帮扶志愿服务,组建一支10人持证专业心理健康疏导志愿服务队,到各学校、各乡镇积极开展团体辅导和“一对一”帮扶活动,帮助未成年人走出心理困境,受益青少年达4000余人。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大力开展“护苗”行动,联系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返家乡”及“三下乡”大学生94人,在通山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志愿服务活动,覆盖留守儿童778名,让农村的孩子们在暑期课程接受“少年科学院”、编程实操教学、VR体验课等课程,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填补了留守儿童暑期监管空白,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下一步,团通山县委将紧盯改革目标,以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为依托,进一步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进一步丰富志愿者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致力打造通山青年志愿者服务品牌,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纵深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推动共青团工作阔步向前,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谭茜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