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每天天蒙蒙亮,通山县迎宾路小学内就会有一个忙碌的身影:或在办公室灯光下整理当天的教案,或在教室里辅导早到的孩子读书,或编辑整理学校各项活动的文案……不高的个子,却是风风火火的样子;文静的脸上,总是洋溢着乐观的笑容。她,就是痴情耕耘在山区小学12年的通山县优秀青年教师谭晓芬。
12年来,谭晓芬先后参加通山县语文优质课竞赛、“一师一优课”活动,荣获县级一等奖、市级优课;论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荣获国家级一等奖。
把游戏带进课堂
“你最喜欢春天里的什么事物?”“我最喜欢春天的风,暖暖的。”“我最喜欢春天的花朵,五颜六色很漂亮。”“我最喜欢春天的小鸟,总是第一个告诉我春天来了。”谭晓芬提问后,学生们举手抢答,最先回答的学生得到了一朵小红花。
14日,在通山县迎宾路小学二年级(9)班教室里,学生们排排坐,谭晓芬正在认真地上着《找春天》这篇课文。
在讲解《找春天》时,教师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相关知识,学生们纷纷举手抢答与春天有关的词语、事物,说错了上台表演节目,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学生们对词语的记忆。
课堂的后半节,谭晓芬准备了几张白纸,让学生画出春天的样子,然后再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描述春天的样子,最后由孩子们评比出最好的作品给予奖励。
课堂中,谭晓芬植入词语接龙、分组讨论、涂鸦、评选、积分、抽奖等各种游戏环节,“大小声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小老师带读”有效地化解了学生的语言焦虑情绪,增加了语文课堂的活跃度,让学生喜欢语文,主动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
谭晓芬说,一节课45分钟,孩子们的注意力通常只有25分钟,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顺势适时地安排好教学的各方面内容,把握好学生思维和学习的兴奋点至为重要。
12年从教经历中,谭晓芬发现单纯的知识传授,会让学生觉得语文十分枯燥,缺乏情趣,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灵活地将游戏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变得生气蓬勃,学生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
和孩子阅读共享
毋庸置疑,阅读是语文积累的重中之重,每个月48节课中,谭晓芬会专门拿出一节语文课来专门给学生讲如何阅读。
“阅读课尽管形式多样,方法不一,但最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实效。”谭晓芬说,通过数量可观的阅读实践,不仅能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而且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归纳、演绎等能力。
每一节阅读课上,谭晓芬都会事先想好一个主题。比如,这个学期是从春季开始的,她安排学生及家长,在家里寻找描写春天的或者在春季里写下来的书籍,并让孩子做好阅读分享的准备,在班级举办阅读分享活动时,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台讲讲自己对于春天的真实感受。
去年一整年,谭晓芬在班级里,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围绕“季节篇”“传统节日篇”等主题,开展阅读分享活动。
班上的吴宗樾,通过集中阅读活动,爱上了天文知识,家里收藏了很多关于星空研究方面的书籍。她说,“书是我最好的朋友。”
班上的叶正好,在班级讲台上,自信满满地分享自己在书上看到的动植物领域里的所见所闻,讲得兴起时,他还会用手脚模仿小动物跳舞,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家长文女士表示,孩子最喜欢阅读分享活动了,上台分享自己看的故事书,往往前一天还会在家里对着镜子排练很久。
除了每月一次的阅读分享活动,谭晓芬还特别注重学生的阅读方法教授,班级阅读的氛围营造。教室的旁边,谭晓芬为学生们专门设立了一个读书角,学生们会自带书籍。在彩色卡通的拼图地垫上,师生席地共读。
让师爱吐露芬芳
2016年,谭晓芬从县城来到燕厦中心小学援教。
学校里留守儿童较多,通过日常观察,也与其他任课老师了解情况后,谭晓芬迅速组建了班级家长微信群,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家访。
孩子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性格如何,各科成绩如何,家庭情况……谭晓芬为孩子们建立了性格档案。
七岁的舒坦,经常跟老师对着干,有一次与体育老师发生冲突,成绩也一直没有起色,多次家访后,谭晓芬发现孩子优点很多,非常勤快、善良,而且善于学习新的事物。
谭晓芬在班会上和爷爷奶奶面前经常表扬舒坦,而且她与舒坦的母亲单独加了微信,经常会将舒坦在学校的好表现反馈给家长,并要求家长每周要与孩子进行两次视频沟通。
一有空,谭晓芬便会辅导舒坦学习,一对一单独批发作业,一个多月时间里,舒坦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在谭晓芬的课堂上,舒坦会主动要求领读课文,在其他课堂上,舒坦也慢慢找回了学习自信。
在谭晓芬的眼里,学生们都是一样的努力和可爱。谭晓芬充分挖掘孩子们身上闪闪发光的优点,帮孩子汲取努力学习的动力。
回到县里工作后,谭晓芬会经常带着礼物回燕厦,看望原来班里的孩子们,鼓励孩子们一定要抢抓学习机遇,坚持阅读,认真完成学业。
谭晓芬明亮动人的笑容,映衬在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一声声亲切的呼唤,一声声亲切的加油,滋润着孩子们的内心,鼓励孩子们坚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如今,谭晓芬老师不仅承担着繁忙教学的工作,还被调到校办公室承担着更多的事务。用领导的话说,是给她磨炼提升的好机会;对她来说,意味着更多的付出,意味着对家庭对孩子更多的愧疚。但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在鄂南大山深处,谭晓芬依旧每天拂晓到校,在菁菁校园里,长成别样的风景。
(编辑:葛素文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