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黄清云) 自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大畈镇下杨村始终坚持将“清廉村居”建设与“共同缔造”活动相结合,全力打造清廉村居新样板,整体布局“清风之居”,使清廉理念、清廉文化不断沁润人心。
制度固廉,打造清廉队伍,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建设清廉村居,建强支部战斗堡垒是核心。走进下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就可以看到两边的展板上展示着基层组织队伍和制度体系,这是下杨村在开展各项活动以来,组织成立的三个村湾党支部、理事会、共管专班、巾帼先锋队、邻里互助队、志愿者等队伍,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为清廉村居建设激发了活力,为乡村振兴发展增添了动力。
“年初的时候我们对村党组织职责和协助镇党委、政府的事项进行目录化梳理并在大厅张贴公示,对照目录开展精细化管理,将责任明确到人,让老百姓办事更加方便”。村主任杨建中介绍。
下杨村为进一步抓好制度建设、作风建设,还聚焦班子清廉干部清正,开展了村干部履职负面清单监督工作,建立了村班子周一例会和值班制度,引导每名党员争当清廉表率,每个村湾党支部都成为清廉堡垒。
阳光护廉,明晰发展路径,推动服务公开透明。
建设清廉村居,阳光运行公开透明是关键。下杨村始终坚持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原则,坚持线上线下公开晒,让群众了解“家底”,把权力晒在阳光下。
依托公示栏,将开展共同缔造的各项工作公开作为向广大村民汇报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制定“爱心超市”积分、“好婆婆”“好媳妇”评选、人居环境评比等活动,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通过公开民生项目和群众投工投劳投资,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通过群众参与管护项目,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消除群众对于“两委”履职、“三资”使用、重大事项等方面的疑虑。从以前的“干部干,群众看”变为“干部群众一起干”,形成了“公开增进信任,信任激发作为”的良性循环。
据悉,下杨村近几年因地制宜,以“农业+教育+旅游”融合发展为切口,引入湖北幕阜山研学营地,大力培育发展优质水稻、油茶、枇杷、桑葚采摘等特色效益农业,带动农家旅社3个,农家乐餐饮4个,桑葚、枇杷采摘合作社2个,200余名村民实现增收致富,把乡村独特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
监督守廉,筑牢清廉根基,夯实清廉示范底色。
建设清廉村居,引导群众参与支持是前提。下杨村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屋场会、凉亭会等方式邀请村民参与讨论村庄经济发展大事、扶贫帮困急事、群众牵挂心事等,畅通沟通渠道,释放群众自我监督力量,群众的事让群众说了算、群众的事让群众一起干、干得怎么样还由群众来评判,切实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通过党员以“党组织认领、党员群众轮值”形式“认领”村主干道日常养护,深化“党建+责任包干”机制,在下杨湾一河两岸精品点按照“就亲就近就便”原则,划分党员群众责任区,做好后期维护管理工作。
“自共同缔造活动和清廉村居建设开展以来,我们村就严格按照《通山县村级权责清单三十条》机制执行,充分发挥村民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动基层治理更显实效、更显温度。”下杨村党支部书记杨义涛在党员大会上说道。
文化育廉,浸润清廉之风,涵养清朗村风民风。
建设清廉村居,清廉文化浸润人心是基础。下杨村结合廉洁文化元素,以文化墙、文化礼堂、公开栏等为载体,多维度建成清廉文化阵地,廉洁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把“无形”的廉洁文化与“有形”的廉洁景观结合起来,做到倡廉于有形、润物于无声。
开展“最美”系列评选,大力宣传孝廉美德,引导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全面推行移风易俗行动,制定村规民约,大力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封建迷信、房头宗派、摸牌赌博”等不正之风,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让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清风正气吹进千家万户,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体系,以实际行动筑牢全村平安根基。
“共同缔造和清廉村居建设都是长期的工作,还需要我们不断添砖加瓦去搞好‘精装修’,下一步,下杨村将在共同缔造工作中更加突出清廉建设,打造生态更宜居,治理更有效,生活更美好的美丽乡村。”下杨村驻村工作组组长徐唐明表示。
(一审:葛素文 二审:程思 三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