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成倩萍)通山县明德中学曾庆菊老师,读书时毫不犹豫选择了师范专业,大学毕业后步入教坛将近三十载,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坚守初心 ,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平凡的她,从事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虽没有惊天动地壮举,但耐心育桃李,把芳华奉献给教育事业,那温馨动人的话,激励着许许多多的学生,让学生走进更广阔的舞台。
以身作则,收获成长
曾老师不会说什么豪言壮语,只知道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时时处处作学生的表率。她是一面旗帜,用自身的行为默默感化学生。身教胜于言传。不论哪一届学生,从初一刚进校,她特别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求学生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管好自己的口,不乱吐。曾老师只有看到教室和校园的地上有垃圾,就会捡起垃圾,丢到垃圾桶里。学生看在眼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她所带班级的卫生总是全校最干净的,学生的行为习惯总是全校最受称赞的。
每天,要求学生什么时候到校,她总会提前到,在讲台上等着孩子们的到来,三年一届,从未缺席;从未缺席的还有每天的放学,都是等着孩子们站好路队,护送孩子们安全离校以后,她才会下班。曾老师在默默付出,学生们在慢慢体会。她付出了努力和陪伴,收获的是感动和学生的成长。
严慈相济,亦师亦友
在学生眼中,曾老师总是最严厉的那一个,无论哪个学生看到她,正要说悄悄话的嘴定会立马合住,正要跳起来嬉戏的脚也会立刻收回,面对着这样一位严格的老师,学生不得不乖乖听话。也正因如此,她所带班级的英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所带班级的中考成绩总是令家长和学校满意。学生既怕她又喜欢她,愿意在她的班;家长和学校对这样的班主任,除了喜欢,就是放心。
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坚持,师爱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是严慈相济的爱,是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是无声孕育的甘露,滋润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们,让他们以勇敢拼搏的姿态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在生活中,她又如同慈母般处处关爱着学生。小到每天提醒他们把脸洗干净,慈到即使是在下班路上遇见班里总爱捣乱的学生受到欺负了,也会把他护在温暖的臂膀之下。要让学生成材,身心健康成长,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曾老师总是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爱学生的座右铭。
走进学生家庭,走进学生心灵
曾老师不仅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还是家长教育路上的指明灯。每次家长会她都会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变化,告诉家长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学习的注意事项,强调“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自己的生命权,我们要懂得尊重;每一个孩子,都有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我们要懂得信任;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与众不同之处,我们要懂得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有长处、闪光点,我们要懂得热情激励;每一个孩子都有短处,都有缺点,我们要懂得耐心和宽容;每一个孩子都免不了会犯错误,我们要懂得友情提醒”。
每次家访,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思想状态。特别是与外出务工的父母与离异家庭的孩子的父母保持联系。这些孩子的父母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就可以了,而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孩子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不良的改变。在她细致、耐心的沟通下,这些孩子的父母改变了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孩子的方法。正是因为保持家校联系,关注学生心理,所带的班级也很快成为班风正、学风浓的先进班集体。
曾庆菊老师有一颗从自己做起的诚心,有一颗关心爱护学生的爱心,更有干好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她心中始终记着这样一句话:做学生生活中的母亲,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挚友。
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无私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赢得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信任和家长的赞赏,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回报她的是桃李满天下。
(编辑:谭茜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