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7日)上午,在以“智在湖北,为创新提速”为主题的阿里云湖北峰会现场,阿里云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签约,将依托阿里云华中区公共云节点,全力支持湖北新增1万家企业上云。同时,阿里云还与宜昌点军区、华新水泥等签约,助力湖北企事业单位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就像是水电气一样的公共基础资源。算力中心就像是一个“自来水厂”,企业不用再各家各户打井取“水”,而是可以像买水买电一样随用随取。目前,阿里云已经服务湖北3万家企业上云、用云。
今年9月,阿里云华中地区首个公共云节点在武汉正式启用,截至目前已支持5000家企业上云。由于算力需求旺盛,刚刚完成了首轮扩容。“未来我们希望在这个节点的加持下,一年内新增1万家企业上云,企业能够便捷、高效、灵活低成本的使用公共云,以及公共云上的大数据AI服务,然后来支持企业和产业的快速创新和升级。”阿里云公共云业务事业部华中大区总经理蔺建邦说。
对企业而言,云服务节点的本地化部署,也将大幅缩减数据传输成本。早在8年前就与阿里云展开合作的兰丁智能,决定将部分业务从杭州、深圳节点迁移到华中节点。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宝川说:“我们公司总部在武汉,所以我们希望在数据训练上,包括我们内部的一些高敏感数据的一些存储,也放到华中区中心来,希望有一个比较低时延、比较高可靠性的连接,这样的话能够帮助我们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保证报告的时效。”
据《2023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2022年湖北省数字经济突破2万亿元,位列全国第八,中部第一,占GDP比重升至44.7%。随着湖北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将深度融合发展。
除了新兴企业踏“云”而上,老牌企业也纷纷借力AI,走进“云”深处。2020年,湖北企业华新水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基础,在黄石建成全球最大的环保协同处置生产线,燃煤的替代率超过40%。当天的峰会现场,华新水泥再度与阿里云签订战略合作,力图在中国工业软件上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使现有模型基础能实现自优化更新,以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环境、设备的变化。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创新中心总监汤峻介绍,他们已在4家工厂里面试验并实施推广,明年底将会有30多家水泥工厂,使用与阿里一起联合研发的水泥遥操智能操作系统。
除了助力产业升级,阿里云与湖北近年在政务、公共服务、产业、中小企业等方面也做了诸多探索和实践。比如说在宜昌的城市大脑、襄阳的一网通管,以及三峡的智能通航,通过数字孪生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智能化的决策。
作为湖北省全力创建“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的重要支撑之一,宜昌点军区已集聚了一批以中科曙光、燧原科技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芯片企业,以中科升哲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算力加应用企业。大会现场,1000P宜昌市融合算力创新项目成功签约,将进一步丰富当地“智算、通算、超算”等多元化算力,同时也将联合建成华中区域算力规模最大、算力类型最丰富的算力集群。
宜昌点军区政务服务与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王小平告诉长江云新闻记者:“以阿里云和骋风而来为代表的算力算法加应用的企业加盟,将进一步丰富点军区数字经济新业态,助力湖北创建全国第九大‘东数西算’的算力枢纽节点。”
“云计算的第三次浪潮,将会创造出几何级的新机遇、新发展、新未来。阿里云将坚持AI驱动,不断释放技术红利,携手合作伙伴共建产业生态,为湖北的数字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阿里云副总裁库伟说。
(来源:长江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