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知时节 | 岁寒灯益暖,守望夜归人

12月7日17时33分


大雪节气到来

这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节气

雾凇挂满枝,片片雪花飘

如梦如幻的美景令人期待

你那里,下雪了吗?

荆楚文物勾勒岁月年轮,二十四节气标注世间生机。湖北省博物馆和长江云联合推出专栏“博物知时节”,让我们在文物与节气的对话中,细听岁序更迭的光阴故事,共话湖北文博的千年底蕴!

千树万树梨花开,迷蒙了山川河流,静谧了时光岁月,至此,冬的进程已行及过半。今日分享湖北省博物馆藏——仿松雪山水图。雪如碎琼烂玉般妆点万物,覆盖了青松的绿,包藏着落叶的黄。让我们从古画中,感受冬季独有的浪漫诗意。


徐枋 仿松雪山水图 扇


金笺   18*58cm

徐枋(1622-1694年),字昭法,号俟斋、涧叟、秦馀山人。江南长洲(苏州)人。崇祯年举人。其书法学习孙过庭,绘画继承巨然之风格。博学多识,著有《居易堂集》二十卷。


进入仲冬 至此雪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云“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大雪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此时,气温将显著下降,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最低温度将降至0度以下,降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广。雪花飞舞,漫天银色,处处披上独特的冬日盛装。

小雪节气,雪往往随下随融,到了大雪,雪常常随下随积,有了皑皑积雪,才有银装素裹的景色,才有万山积玉的意境。

大雪节气之后,日继续缩短,夜逐渐绵长,农谚讲“大雪小雪、煮饭不息”,形容白天如此之短,人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了。

“大雪半融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厚厚的积雪,呵护滋养着土地,来年丰收的好光景,已在此刻奠定基础。

大雪三景,人间风物


漫天飞雪

“雪花飞舞,漫天银色”

冰凝雪积,银装素裹,玉鳞飞舞,白雪皑皑。大雪时节,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雪花飞舞,漫天银色”。

在我国北方,北风裹挟雪花奔腾而来,顷刻间,天地银装素裹,万物回归纯洁静谧的本色。

南方的冬雪往往温婉细腻,纷纷扬扬地飘落在房顶上,美丽的建筑与白雪相映成趣,此景恰是大自然独特的浪漫。

封河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很多河流将会封冻,人们可以在岸上欣赏封河风光,亦可以走上冰河尽情滑冰嬉戏。

“大雪”之美蔓延于辽阔的冰河之上,温柔深邃却又充满力量,凛冽的寒风将湖水铸成如镜的冰面。天地茫茫,纯然一色,人们在冰河上尽情地嬉闹着,拥抱大自然的博大与壮美。

玉树琼花

“寒江雪柳,玉树琼花。”

在西北、东北以及长江流域,先后会有雾凇出现,雾气遇冷凝结在树枝上,凝霜挂雪,琼枝玉柳,仿若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大雪”之美绽放于玉树琼花之间,尽显灵秀雅致之姿,让人惊艳,令人沉醉。

夜之漫漫,鹖鴠不鸣

在古人看来,大雪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鹖鴠不鸣

鹖鴠是寒号虫,求旦之鸟。大雪时,天地否闭,昼短夜长,被古书记载为“夜鸣不已”的鹖鴠,面对着瑟瑟朔风,也识时务地敛息摒声,安宁度过漫漫长冬。

二候虎始交

古人认为虎属阴物,在仲冬时节,阴气盛极则衰,阳气伺机而出,虎类牝牡相合,以衍子息。

三候荔挺出

万物在天寒地冻中凋敝不发,唯有兰草荔挺,虽无香无貌,不曾起眼,却在此时生根抽芽,独独树起一帜,比之蒲草,更为坚毅可贵。

食肉御寒 腌肉迎年

腌肉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在南方一些地区,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挂在朝阳的门口、窗台晾晒,可谓“未曾过年,先肥屋檐”,是属于这一节气的仪式感。

进补

老话常说:“冬天进补,开春打虎。” 此时正是“进补”的好时机,适当吃些羊肉、红薯、莲藕,或温胃御寒,或清热润燥。外面寒风刺骨,屋内暖意融融。谈笑间,食材下肚,所有的烦恼也就此消散了。

滑冰

滑冰是冬季游戏之一,古时称为“冰嬉”。严寒的冬日,在冻得坚实的冰上追逐嬉戏,是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上粥

在鲁北民间,则有着“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指的是天气冷了不想串门,在家喝着暖乎乎的红薯粥,有着补虚乏、健脾胃的作用。

愿有人与你立雪后,当然,也愿有人问你粥可温。

雪的降临,对大地而言

是妆点,是抚慰

更是呵护,是滋养

大雪覆盖下的土壤与生命

正在积蓄能量、孕育新生

虽是大雪节气

湖北依然天气晴好

似乎感受不到仲冬的来临

但是天亮得越来越晚

路边银杏渐黄

身边的小变化

让人知晓时序的更迭

愿你在这时节里

用心体会生命中那些

细小而真切的美好

感受温暖,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