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阮爱慧,通山县大畈镇西泉小学语文老师,从教三十多年以来,一直扎根在农村,在农村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默默耕耘,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辅导老师”、“优秀班主任”等光荣称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兢兢业业,诲人不倦
自从事教学工作以来,阮爱慧老师始终忠于党,时刻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潜心治学,从不迟到早退,她以自身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她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好、成绩优。
在教学工作中,她十分认真严谨,不仅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记得有个四年级的男生,连拼音都读不好,语文成绩总是跟不上,阮爱慧老师便利用下课及午休时间,从单韵母教起,一个月后,这个学生拼音基本过关了,后来,他的语文成绩也渐渐赶了上来。阮爱慧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不怕苦、不畏难、迎难而上的人,只要是为了学生的学业,付出再多的艰辛,牺牲再多的时间,她也无怨无悔。
关爱学生,传播温暖
在对待学生方面,阮爱慧老师始终坚守“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课余时间经常陪学生打球、跳皮筋,她给予每个学生真诚无私的爱,真正做到了管教严如父,宽容慈如母,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当然,她对学生的爱,不是一味地依从,不是无原则地放纵。2019年她带的五年级,班上有个女生,父母在她4岁时就离婚了,这个女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爷爷奶奶对她太过宠爱,导致她到五年级了动手能力还很差,就连最简单的梳头发都不会,阮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周六她驱车来到这个学生家里,先告诉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并手把手教她梳头发、洗衣服、整理房间等日常琐事,同时,告诉她的爷爷奶奶不能溺爱孩子。这样跑了几趟后,该孩子能做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了。就在本学期的国庆节,这个孩子的堂哥给了她一部手机,由于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再加上性格有些内向,她渐渐迷上玩手机,到第七天该上学时,无法早起上学,甚至为了玩手机,欺骗奶奶自己身体不舒服。阮爱慧老师得知后,立刻赶到那个女孩的家中,只见她家里一片狼藉,零食袋、脏衣物满地都是,而她还在呼呼大睡,阮爱慧老师叫醒那个女孩,向她讲明沉迷手机的危害,叮嘱她一定要戒掉手机,恢复正常作息,经过一番劝解与教导,这个女孩子决定痛改前非,好好学习。
引导阅读,养成习惯
阮爱慧老师在提高写作水平方面,也有自己独到见解。她说,语文成绩的优劣,跟阅读密切相关、跟作文密不可分,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所以,她特别强调学生要养成阅读的习惯。
她告诉家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孩子的阅读习惯,从小就要培养。父母先给孩子讲故事,激起孩子的兴趣后,告诉孩子,这些精彩的故事都是从书上看到的,然后,陪孩子一起看,接着,慢慢地放手,家长与孩子各看各的书,让学生渐渐养成看书的习惯,老师可以配合家长,布置阅读任务,等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水平,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语文成绩也相继提高。
除此之外,还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孩子要有个书房,或者建立一个属于孩子阅读的专区,可以提高孩子阅读的质量。
阮爱慧老师很擅长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例如,在学习《普罗米修斯》时,她就问学生:为什么火神赫淮托斯想救普罗米修斯却又不得不听从宙斯?大力士赫拉克勒斯为什么敢救普罗米修斯?而要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去阅读《古希腊神话》,学生们果然都迫不及待地去看这本书了,两天后,学生兴奋地告诉她,原来,赫拉克勒斯是宙斯的儿子。
阮爱慧老师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爱上阅读,精于写作,她所带的学生,作文多次获得省、市、县一二等奖,她也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阮爱慧老师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热爱,赢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教育是她终生奉献的事业,她将以更加踏实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编辑:阮百川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