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余琳,女,1982年9月出生,2001年参加工作,经历了21个教育春秋,见证着她忠于人民教育的初心与使命,更深刻地认识着一个教师的担当与作为。她多次被市、县、镇评为“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德育先进工作者”、“骨干教师”以及“教学常规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优质课、论文、竞赛辅导多次获得国、市、县级不同等级奖;英语教学质量一直是遥遥领先,成绩突出。工作也是兢兢业业,不怕吃苦,勇于担当。
汗洒乡村,青春无悔
2001年9月,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愿望,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在她看来,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带着这份荣光,她满心欢喜地来到了慈口中学,可眼前的景象是破旧不堪的教室和满是泥土的道路,还有那危房改造的教师宿舍,下课时孩子们一涌而出,她看到的并不是一群快乐的小鸟,而是一群脱缰的野马。直到她走进课堂,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她知道她的选择并没有错!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可以用知识的力量去战胜它。乡村的孩子有了知识,乡村才能好,乡村好了,国家才能更强大!于是她精耕细作笔勾连,凝神备课不知倦。他总是殷切地关注着每一个孩子,不以分数论英雄,而是去寻找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掌握他们所必须掌握的知识。
孩子们喜欢她,大事小事都来找她,一次学生们走后,办公室的同事开玩笑地说:“小余,你们班的学生说话的样子都快跟你一模一样了!”简单的一句话,让她不由想到自己读书的时候何尝不是这样,喜欢处处模仿老师,模仿老师的笔迹、模仿教师的语气…!老师的言行举动对学生“润物无声”的影响,思想的引领是潜移默化的,她再一次感到教师岗位的责任重大,并暗自决心一定要内外兼修,做好孩子们的榜样!
爱生如子,也会犯错
她认真地呵护着每一位学生,然而也有犯错的时候。有一次,她身体不适,又连上了几节课,疲惫地回到办公室,不停有学生来问问题,她一再压抑着自己的不适感,直到送走最后一个问问题的学生。终于,她准备休息下时,两个孩子闯了进来,这两孩子平时喜欢小打小闹,肯定不是来学习的。她不由眉头一皱,不由分说的准备赶他们走,这时其中一个男孩子从裤兜里拿出一板喉片说道:“老师,刚才上课您的嗓子都哑了,这是我俩凑钱给你买的”…平时都以为是她爱孩子们,其实孩子们更爱她!
认真执着,求真务实
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她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着,求真务实。在新课程标准下,她总结出一节成功的课堂应该具备的特点。备课时,根据每节课所教内容的具体特点,深入钻研。运用、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策略进行备课。并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及时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让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信心。她还充分利用自己在英语方面的特长,经常将所学的知识寓于游戏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本学期作为骨干教师她上了一节三年级英语示范课《Unit 5 Do you like pears?Part A Let’s learn 》由全校行政领导及英语组全体老师等参与听课评课,得到领导们一致好评!她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同学,整节课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能积极参与活动中来,教学方法多样化、音形义结合到位、做到词不离句,利用本节所学新单词来制作Chant师生一起唱,课堂气氛活跃学,寓教于乐。
敢于担当,乐于奉献
她一心扑在工作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亲情。她工作中,极少为私事请假,从未迟到和早退。就连生孩子的时候,因为是剖腹产,又是高龄产妇,法律规定应该休三个月的产假,可学校这时正缺老师上课,校长试着给她打了个电话,没想到她产假仅仅休了一个月,第二天就出现在了讲台上。
在2020年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她积极下沉社区参加卡点值勤和上门入户排查工作;同时在咸宁市血站,许多病人在医院等血救命的时候,她主动献血300毫升。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
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
有着21年教龄的她,
和孩子们的故事可以写成一本书,
可以写成一首歌,
她说学生们眼中的光,
就是她心中的远方!
(实习编辑:张媛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