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4日)公布11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指数在扩张区间内继续回升,物流业保持较高活跃度,向好基础进一步巩固。
11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3.3%,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物流业景气指数继续保持扩张态势,物流活跃度有所提升。从区域来看,供应链上下游需求保持平稳增长,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发展相对均衡。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刘宇航:11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出现了一个小幅回升的状态,说明整个物流业持续稳定恢复向好的状态得以延续,企业的经营活力在进一步释放。
从分项指数来看,11月份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近3个月累计回升3.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航空运输业、仓储业、多式联运等行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保持在扩张区间。另外,得益于煤炭等大宗类散货航运需求明显增长,集装箱业务量也有所增长,航运业务需求加大,水上运输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回升3.3个百分点。
从实物量来看,11月份铁路、公路、快递企业业务量环比增长在3%到5%之间,而水运集装箱业务量增长超过5%。
综合来看,近3个月物流业景气指数均值明显好于上半年和往年同期,物流整体保持较高活跃度,向好基础进一步巩固。
新增需求保持扩张 预期稳定向好
专家表示,11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继续回升的主要因素,在于新增需求回升带动。尤其是随着工业产能稳定释放,能源原材料等物流需求实现季节性回升,企业预期稳定向好。
11月份物流业新订单指数为53.4%,环比回升0.6个百分点。具体来看,通信设备、电气机械、交通运输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需求增加,带动物流业业务量保持在高景气区间。
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重镇湖南株洲,进入四季度以来,这里也迎来了轨道交通装备的生产旺季。在中车株机的城轨事业部总成车间内,记者看到,50多节不同型号的地铁、轻轨以及动车组列车正在同时组装。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平均每天都有三节列车在这里下线。
中车株机城轨事业部总经理 张磊:目前我们正在组装和调试的项目共计有10多个,有广州、无锡、长沙等地的地铁项目,也有面向欧洲、美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的地铁轻轨,还有动车组项目。
企业生产车间的繁忙,也带动了相关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长,提供原材料运输以及产成品外运的物流业务也同步增多了起来。最新物流运行数据显示,装备制造物流总额增速,近期连续3个月回升,对全部工业品物流总额贡献率超过四成。
另外,新增物流需求的增加,也拉动了物流行业的就业增长。重点调研企业的用工招工岗位需求明显增多。11月份物流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2.2%,较上月回升1.3个百分点,回升幅度在所有分项指数中最大。
从企业预期来看,11月份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保持在55%以上的高位区间,近3个月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值为57.6%,明显好于上半年和三季度。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刘宇航:从业人员指数回升的比例相对比较高,业务预期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已经是连续三个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景气区间,说明微观企业经营的活力和市场需求在进一步加强。
物流领域投资继续扩张 设备利用率提升
在物流业景气指数的主要指标中,反映物流领域投资情况的指数在扩张区间内继续回升,反映设备利用率的指数也保持在扩张区间。专家表示,这说明物流领域的投资势头向好,设备利用率提高,有助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也为后续业务增长带来了动力。
11月份,物流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为52.8%,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物流基础投资规模继续扩张。在江苏常州,总投资超过12亿元的新运冷链项目,近日顺利实现竣工验收。作为常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一部分,该项目将面向长三角地区提供一站式的综合冷链物流运营服务。
新运冷链园区执行副总经理 陈阳:园区总容量超过7万吨,可以存放各类与冷链相关商品,年周转量可达100万吨。
投资扩大的同时,设备利用率也在不断改善。11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设备利用率指数为52.1%,继续位于扩张区间。在浙江杭州供电公司的一个数字化仓库,记者看到,2000平方米的仓库,仅需3人就可以进行高效管理。今年投入的数字化仓库管理体系,能够将仓库物资出入库数据,在系统端实时同步更新,可对仓库物料的流动、存储和配送等全过程实现精细化管理。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仓储班长 王爱东:应用可视化为一体的数字化仓库,可高效、快速地进行管理和决策,实现电力“粮草”供应数字化。
专家表示,设备利用率提升的背后,是物流行业对包括数字化技术在内物流设施设备的不断投入。数据显示,11月份部分行业投资回升幅度较大,铁路运输业、多式联运行业和邮政快递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增幅达到近5个百分点。11月份仓储业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52.2%,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刘宇航:物流企业在物流设施设备投入方面和数字化转型方面投入比较明显,也反映出整个物流企业服务能力方面有所加强。特别是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的投入,实现了物流、仓储作业高密度化,作业方式的绿色化,以及作业流程的透明化,有助于更好融入产业链、供应链中。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