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咸宁​通山:小微实事让主题教育成果温暖民心

“这条路以前没有路灯,晚上出行很不方便,现在终于装上了路灯,晚上走路方便多了。”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通羊镇凤池社区79岁的村民谭根祥说。凤池社区是县融媒体中心联系点,该中心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利民惠民行动,深入社区调研后扎扎实实解决了多项小微民生实事。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通山县各基层党组织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问民需、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为民服务事项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让学习成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我们围绕主题教育要求,通过走访村组、询问老百姓真正所需,共整理提交9件民生实事。根据台账实时督促办理进度,做到按时办完、有效办成。”九宫山镇党委书记朱镭说。在九宫山镇,由党支部牵头搭建了建言献策服务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向辖区群众征集当前急需解决问题,结合自身实际能力,列出事项清单,明确对应具体措施及办理进展情况,让“为民服务”不停留在口号上、党课上,而是竭尽所能为群众出实招、办实事。

问民之所需,解民之所忧。九宫山镇横石村以前村民出行难、河沟污水臭、生活垃圾多,通过多次召开屋场连心会,该村专门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让村民全程参与。在支书陈先华的带动下,清河道淤泥、砌围墙、通排水沟,村湾卫生得到显著提升,村民都形成了家禽圈养、每日打扫房前屋后的习惯。为方便村民出行,还在河面上修建了一座吊桥。过去的臭水沟,如今变成了村民休闲、娱乐、散步的好场所,全村村民无不拍手称好,如今该村成为我县首个垃圾分类试点村。

“这两年,我们村通过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治理和共同缔造活动,村湾的环境变得更美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打工回家的村民都说家乡变得更干净了,变得不一样了。”九宫山镇横石村支书陈先华说。

一件件实事、一项项承诺扎实践行,党员干部用心用情解决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每一项大事小情,努力将群众“需求清单”变为群众“暖心集锦”。

通羊镇洋都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部分小区没有活动场地,便牵头多方筹措资金,将闲置车库改造为社区活动室,如今活动室内乒乓球台、象棋桌、健身器材、卫生间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让居民在寒冷冬日心里暖洋洋。通羊镇双泉社区聚焦“微实事”“微服务”, 积极开设“爱心食堂”,让老年人乐享“舌尖上的幸福”。通过为居民送去一床棉被、一件棉衣、一套电炒锅等生活所需用具,点亮居民的“微心愿”,为群众解决“心上事”。

“我们依据困难群众需求为其购买过冬物资,用实际行动传递关爱和温暖,真正做到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打实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双泉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再芬表示。

通山县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涉及扶贫助困、农事帮工、环境整治、上门服务等多个方面。下一步,通山县将持续精准对接群众“微需求”,回应群众需求,做到承诺一件、兑现一件、满意一件,推动主题教育见成效、暖民心。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唐成)(一审:葛素文 二审:唐成  三审:阮班新)(责任编辑 姜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