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长江十年禁捕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力量,用信息技术赋能“十年禁渔”,使禁渔护鱼工作更加高效。
11月17日早上8点,通山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渔政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黄华清跟值夜班的同事交接好工作后就坐在电脑桌前,熟练地操作起富水湖流域禁捕视频监控管理平台,认真仔细察看富水河流域19个实时视频监控画面。
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渔政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黄华清说:“这功能是三百六十度旋转的,晚上还有热成像,不管在水面上,什么样的天气,都可以捕捉得到。”
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副队长熊慕祎说:“有二十四小时专人值班,对在视频监控系统里头,及时发现的,疑似非法拉网或者垂钓行为,都有详细的记录,比如说时间、地点、有多少人、什么样的方式,一线监管片区的执法工作人员,前往处置的情况,都有详细的相关记录。”
2021年,通山县委、县政府安排400多万专项资金,在富水湖流域重点区域安装了19部高清摄像头,建立智慧渔政执法监控平台,实现“有人+无人”的执法方式,从而快速、准确地打击违法捕捞等犯罪活动,填补了水域面积广、执法人员不能立即达到现场等实际困难,切实有效提升了渔政执法工作效率。
熊慕祎:“这套系统的启用,最大限度的弥补了现有渔政执法人员少、执法力量不足、水域面积广、岸线多、水域复杂的矛盾,极大地提高了执法的效率。该系统可以进行全面的记录,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对相关的违法捕捞和违规垂钓行为的查处提供了准确的事实依据。富水湖大畈镇下杨段水域至通羊镇石航段水域为各种鱼类集中繁殖区。通过实时监控,有效保护鱼类生长,维护良好水质生态!”
熊慕祎说:“从我们现在所在的下杨段,是通羊唐家地这三公里河段,是整个富水水库自然鱼类最重要的产卵水域,每年春季四到六月份,整个的自然鱼类重要产卵场所。为破解这一难题,今年,通山县委、县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投入500多万在重点水域追加安装27个高清摄像头,并对渔政执法监控平台“更新换代”,新增智能报警抓拍,夜间可通过激光补光及热成像等技术对疑似捕捞行为进行追踪等多项功能。这两天,中国铁塔咸宁市分公司的工作人员也正在加班加点安装27个点位的高清摄像头,确保能够早日投入使用。”
中国铁塔咸宁市分公司通山区域经理王文煌说:“这次装的摄像头总共是二十七个,现在已经完工了六个,我们目前是有三个工种,十个队伍在同步的施工,预计在下周二之前可以全部完工。”
熊慕祎说:“目前增设的这二十七个点位,和已有的相关的监测点位,可以做到对整个富水水库所有的重点水域做到监控全覆盖。补短板、强弱项,通山县一直在行动。现如今,通过渔政执法平台,做到及时预警、响应,执法手段能够精准化、智能化、标准化,提升长江“十年禁渔”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了区域内渔政执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双维度”无死角、无盲区,对通山渔政“人防+技防”的实际应用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为全县禁渔工作的有效推进发挥了关键作用。”
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教导员张远继说:“现在我们已构建空中拍,水面巡,岸上查三位一体的全流域监管网络,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政策措施,切实履行部门职责。持续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保持高频高压监管态势,坚定不移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
全媒体记者 王贤波 见习记者 汪盈盈
(一审:葛素文 二审:程思 三审:阮班新)
责任编辑:李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