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
都2022年了
还会有人被诈骗?
没错!!!
又是一年开学季
不管是懵懂的小萌新们
还是已经在校生活的“老油条”
就在大家准备踏上入校列车之时
一些坏蛋也“忙碌”起来
他们费尽心机挖好一个个“陷阱”
这时大家就成为了骗子们眼中的“提款机”
因此,精心准备的一份防骗秘籍请收下
套路一:山寨新生群,骗走你学费
开学前,骗子冒充老师或辅导员,以提前熟悉班级环境。免费领取学习资料等名义吸引新生加入山寨新生群,随后发链接查看课程安排等,“详情请点击www.xxxxxxxx.com”以申请助学金、代收学费等为由骗取财物,同时借机收集学生和家长个人信息。
正解:
萌新们一定要认准官方新生群,不轻易加入各种小群,任何不明链接一定不要点击!学校通知等,可登录学校官网查看,并且院系专业群会及时公布,课程安排等可登录学生教务系统查看,以官方为准!开学后尽快熟悉学校的老师、辅导员、班干部,对来源不明的收费信息要先核实。
套路二:热心来帮忙,骗走你财物
迎新期间,骗子冒充迎新志愿者.室友、老乡、学长等,与新生搭话套近平,取得信任,“热心” 帮助新生转交学费,看管、搬运行李,趁机“调虎离山”,顺走财物。
正解:
对陌生人的热心,仍要时刻保持警惕,坚决不能将钱交给不认识的人,一定要选择亲自交费,或者通过学校官方发布的网络途径进行交费,手机、钱包、银行卡、证件、录取通知书等重要物品一定要随身保管携带。
套路三:编造谎言多,蒙骗家长钱
骗子用骚扰电话迫使新生关机,假称是同学或老师给家长打电话,说孩子生病或出车祸紧急需要汇钱。
正解:
遇此类情况,家长应先与孩子本人或辅导员及相关部门联系,核实真假,切勿慌乱,匆忙汇钱。
套路四:推销进寝室,多是伪劣品
骗子常自称勤工俭学的学长或同学,进入新生寝室推销一些学习生活用品,如特价手机、电话卡,四六级辅导资料等,此类产品多为假冒伪劣产品,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联系到出售者,更不会有售后保障。
正解:
不要轻易相信推销员的花言巧语,购买学习生活用品前可先向辅导员、熟悉的学长学姐了解清楚,到正规商场或营业厅购买。
套路五:免费试听课,巨额培训费
骗子通常会进入各种新生群或者在校内张贴小广告,进行专业证书考试、考研,考公课程的推广,通过邀请试听免费课程的方式引诱新生加入培训班,收取巨额培训费。
正解:
报名培训应选择正规的机构和渠道,切勿贪图便宜,轻易相信代理推销,同时保留好相关的单据凭证。如遇预先收取资料费用的,慎重慎重再慎重! !
套路六:兼职有风险,中介陷阱深
骗子抓住一些学子勤工助学的需求开设中介,承诺提供家教或者其他打工机会,但学生须交纳一定的中介费或者保证金。学生在上班一次后便以各 种理由被辞退。
正解:
新生们入学后还是要以学习为重,不要急于找各种兼职,不要轻易相信招聘广告、中介机构的承诺,更不要随便交纳各种费用。不少学校会提供校内勤工俭学的岗位,新生们可以关注学校官方信息或者向辅导员咨询。
套路七:低息校园贷,巨额利滚利
披着低利率、免利息,当日到账的外衣,骗子通过网络平台向在校大学生开展贷款业务,引诱新生们借款享乐,过度消费。一旦申借了校园贷,最后的结果只有利滚利欠下巨额债务。
正解:
不要相信任何形式的“校园贷”,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不盲目追求高消费,若急用钱,应告知家长和老师,坚决抵制校园贷。
套路八:接诈骗电话,骗个人信息
通常在非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电话卡后,会接到一些诈骗电话或垃圾短信。有以资助新同学学费、生活费等理由,骗取银行卡密码。还有的打电话自称是教育部或校方,以返还学费为名,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
正解:
对自己的隐私要严格保密,不要轻易向无关人员透露,不要轻信各种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遇到不明情况及时向可信机构咨询或者及时报警。
温馨提示
除辅导员官方通知外,其他以学校名义缴费的都是骗子!
万一不小心掉入骗局,一定要及时向辅导员、学校保卫处(电话:87933360)寻求帮助,如必要时报警(大桥派出所联系电话:81949433),以免造成进一步损失。
最后
希望小萌新们
在沉浸于喜悦的同时
收好这份防诈骗秘籍
提高防范意识
谨防上当受骗
愿大家安全抵达校园
顺利度过开学季
在大学期间都能擦亮双眼
拥有平安美好的大学生活
团团在长江工院
等你到来哟~
来源:长江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