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见习记者
在通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总是出现在需要帮助的人身边,默默付出、不计回报,今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来到了通羊镇湄港村一户需要帮助的家庭,接下来跟随我们记者的镜头一起去看看。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唐尚伟 见习记者 袁诚)眼下,正是采收红薯的季节,连日的降温也催促着农户们抓紧时间采收,而在通羊镇湄港村吴著仙老人的地里,还有一亩多地的红薯来不及采收。11月13日,县老年大学爱心志愿者协会、通山县晟华文体中心有限公司前往湄港村开展爱心志愿服务活动。
在吴著仙老人家中,县文体中心工作人员将米、面、油等基本生活用品搬到老人家到屋内。老人的大孙子正坐在门口,去年因病这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也罹患脑瘫而丧失了自主行动能力,县晟华文体中心董事长廉平给小朋友送上了慰问金。
廉平
通山县晟华文体中心
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公司接到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组织所有的员工,今天中午就着手准备现场的物资,包括帮助这户农民去采摘红薯,像以后这种爱心助农活动,我们公司会积极响应。
红薯地里,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志愿者们三五成群,挖的挖,捡的捡,一会的功夫,数千斤红薯就堆满了院子。
吴清琼
县老年大学
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
这一户我们就一直在扶他,从19年起,她每年挖薯(的事情)我们连续做今年是组织第四年,我们是面向社会,哪里有困难、哪里有特殊情况,我们就要伸出友谊之手。
老人的院子里堆满了红薯,志愿者们分工协作,将刚采收的红薯清洗干净,赶在霜降前制作成红薯淀粉。据悉,红薯淀粉能够卖到十多块钱一斤,这些红薯做成红薯淀粉后能够给老人带来近千元的收入。
吴著仙
湄港村村民
我的男人是肺癌死的,儿子是肠癌死的,现在我这个孙子是瘫痪的,我还在给他做康复(治疗)从五月做到现在,还在(继续)做,这些红薯要感谢爱心团帮忙(采收)。
通过县委县政府牵头,爱心志愿者协会响应,社会爱心企业助力,媒体、网站等平台广泛宣传,我县一批像吴著仙老人类似家庭的人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一批困难家庭得到了精神支撑,一批少年儿童焕发了生机重返校园,也让更多的困难家庭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一审:阮百川 二审:程思 三审:阮班新)